

在肯尼亚的稀树草原上,在发烧树和乞力马扎罗山以北的地方,雌性狒狒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这可能导致它们过早死亡。由复杂的等级社会结构、强烈的旱季和雨季,或怀孕等生殖状态引起,一生中压力激素水平较高的雌性狒狒比水平较低的狒狒死亡风险更大。
“我们确实认为社会环境有可能是最慢性的(压力形式),”该研究的主要作者、圣安东尼奥德克萨斯大学生物人类学助理教授 Fernando Campos 说。“你处于等级制度的底层,你总是被排挤出食物,你总是被欺负,或者总是要提防那些可能对你有敌意的人——这有很大的可能成为慢性压力的来源。”
作为世界上最长期的野生灵长类动物研究之一,Amboseli Baboon Project 的科学家们一直在追踪约 300 只狒狒从出生到死亡的踪迹,并反复检测它们的粪便。这项研究的数据收集自 1999 年以来就以某种形式进行。研究人员可以轻松地进入环境收集粪便而不打扰动物,然后检测粪便中的糖皮质激素水平,这是一组对压力挑战做出反应的激素。
通过这些长期结果,他们能够证明糖皮质激素水平较高的雌性狒狒往往寿命较短。Campos 和他的同事们开发了一个模型,该模型显示持续高水平的糖皮质激素可能使寿命缩短 5.4 年,或约占狒狒 19 年预期寿命的四分之一。他们最近在《科学进展》杂志上发表了他们的研究结果。(结果)
这项研究表明,压力调节激素对健康来说是一把双刃剑。
“这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你没有应激反应,你就无法为身体做好准备或应对环境中的危险,”Campos 解释说。“但另一方面,它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累积成本。如果你的应激反应过度活跃,如果你过度分泌糖皮质激素,它就可能具有致病性,并导致寿命缩短。”
[相关:关于舒洁假便便的内幕(以及它如何帮助保持你的臀部清洁)]
这些发现与之前的研究一致,之前的研究表明,糖皮质激素水平的增加会导致不良健康影响,如心血管疾病和免疫功能受损。
一些研究人员认为,慢性压力不会像在实验室动物中那样缩短野生动物的寿命,因为在野外,压力是对捕食者等威胁的自然反应,没有它它们会更糟。然而,这项研究——这是同类研究中第一项对野生动物进行的研究——显示了糖皮质激素与进化适应度之间的联系。这些结果可用于验证那些研究实验室动物和野生动物中糖皮质激素健康影响的数据。
该研究仅针对雌性狒狒,因为雄性狒狒对生物学家来说更难追踪一生。雄性狒狒会从一个群体迁移到另一个群体以防止近亲繁殖,这是群居哺乳动物中称为性别偏差散布的常见现象,而雌性狒狒则一生都在同一个群体中。
尽管 Campos 建议在将证据推断到人类时要谨慎,但他表示狒狒是研究压力激素与人类寿命之间联系的一个极好的模型,因为它们在社会结构和对糖皮质激素的健康反应方面与人类相似。
“社会环境有可能带来一种慢性压力,例如在狒狒中处于等级制度的底层。人们认为这与人类因等级制度社会和不平等待遇而经历的慢性压力相似,”Campos 说。“这在狒狒身上也有相似之处,所以如果这种慢性压力确实存在于野外,我们可能会在其他社会性灵长类动物身上看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