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约公元前9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古埃及人出于宗教目的制作了各种动物的木乃伊。这包括献给索贝克神的当地鳄鱼、祭祀战神布奇斯的公牛,以及献给女神芭丝特的猫。其中还包括一些从远处引进的动物。大约2500至2800年前的狒狒遗骸显示出这些动物在被制成木乃伊之前曾在圈养环境中饲养。对至少36只狒狒的分析细节在一项于12月6日发表在开放获取期刊PLOS ONE上的研究中有详细介绍。
[相关:这是迄今为止对古埃及木乃伊制作化学成分最深入的了解。]
“狒狒被尊崇为托特——月神和智慧之神,太阳神拉的顾问——的化身,”皇家比利时自然科学研究所的古动物学家、该研究的合著者Bea De Cupere告诉PopSci。“在古埃及人尊崇的所有动物中,狒狒是唯一不是埃及本土的动物。因此,它们必须被进口并在圈养环境中饲养。”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小组检查了1905年和1906年从古埃及遗址Gabbanat el-Qurud出土的一批狒狒木乃伊。该遗址被称为“猴子谷”,因发现这些灵长类动物遗骸而得名,位于埃及南部卢克索附近尼罗河东岸。这些遗骸属于不同年龄的猴子,可追溯到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500年。
这些骨骼上有病变、畸形和其他骨骼异常,表明大多数动物患有日光缺乏和营养不良。这些很可能是由于它们在圈养环境中出生和长大所致。De Cupre说,在Gabbanat el-Qurud遗址年代相近的另外两个遗址——萨卡拉和图纳-埃尔-杰贝——发现的狒狒遗骸中也观察到了类似情况。
“我们观察到的畸形是典型的佝偻病,这种疾病是由长期缺乏维生素D引起的,而维生素D缺乏是由于缺乏阳光和食物不足造成的,”De Cupere说。“狒狒是优秀的攀爬者,所以它们可能被饲养在有高墙(和屋顶)的建筑或围栏中,以防止它们逃脱,但同时也剥夺了它们直接接触阳光的机会。”
研究木乃伊遗骸可以深入了解这些被引进的狒狒在古埃及被制作成木乃伊之前的待遇和饲养方式,但仍有更多探索空间。研究人员正开始对狒狒牙齿的遗骸进行微磨损分析,以更好地了解它们的食物种类。
如果他们能从遗骸中提取DNA,基因数据也可能揭示这些动物在野外捕获的地点以及饲养者使用的繁殖方式。今年9月发表的一项对来自埃及Gabbanat el-Qurud遗址的狒狒进行的研究发现,这些遗骸与目前位于埃及南部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和苏丹的种群在基因上有一些相似之处。
DeCupere说:“我们认为古埃及人的意图是好的。他们很可能试图好好照顾这些狒狒,但这一定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