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偷猎者获得他们想要的大象的一种方法是先射杀一头小象。这头年幼的动物身上不会有很多象牙,但它的死亡会引来母象,偷猎者随后也会射杀母象,正如《科学美国人》在 2009 年报道的那样。
《科学美国人》那篇文章描述了一种追踪象牙原产国的 DNA 工具。现在,另一组人报告说他们已经开发出另一种工具,能够区分合法销售和非法销售的象牙。
这项技术着眼于象牙中的放射性碳,大象——以及地球上所有其他生物——在冷战时期将这种放射性碳以异常高的水平融入了它们的身体。这些碳告诉科学家,象牙是否来自联合国于 1989 年禁止象牙制品之前或之后死亡的大象。
该工具的创造者希望它能帮助官员起诉那些非法获取和销售象牙的人。“我们的测年方法对政府和执法机构来说是负担得起的,并且有助于应对偷猎和非法贸易危机,”地质学家凯文·乌诺告诉哥伦比亚大学。乌诺在犹他大学读研究生时参与了该工具的研发,现为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员。
根据保护组织的说法,尽管有国际禁令,每年仍有约 25,000 头大象被偷猎。根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估计,如今野外约有 423,000 头非洲大象。
据 NPR 报道,该工具还可用于确定犀牛角的年龄——从而确定其合法性——这些犀牛角被偷猎,因为一些亚洲客户认为它们可以治疗各种疾病。这种信念源于中国传统医学,尽管中国在 1993 年禁止贸易后已从传统医学书籍中删除了关于犀牛角的内容。
乌诺的团队,包括来自美国、肯尼亚和英国的生物学家和地质学家,使用质谱法测定动物组织中放射性碳同位素碳-14的含量。大气中一直存在碳-14,但在冷战期间,地面核试验使环境中的碳-14含量翻了一番。
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将碳吸收到根、茎和叶中。动物则通过食用植物或食用吃植物的动物来获取这些碳。其他研究小组曾利用冷战时期碳-14的激增来确定人类脑细胞、脂肪细胞和牙齿的出生日期。
除了大象的象牙和犀牛角,该象牙研究小组还以这种方式测试了许多动物组织,包括河马牙齿、大象尾毛和蓝猴毛。对于 1955 年后形成的组织,科学家能够将死亡日期精确到动物实际死亡日期前后 0.3 至 1.3 年。对于 1955 年前形成的组织,该技术则不那么精确,死亡日期可能误差超过 17 年。
研究人员今天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发表了一份关于他们发现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