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气候变化正在改变地球海洋的化学成分。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导致的热量正在融化关键的海冰,并导致海洋酸化,即海洋pH值在一段时间内下降。
在过去的200年里,海洋表层水的pH值下降了0.1个pH单位,相当于海洋酸度增加了30%。根据NOAA的说法,当二氧化碳(CO2)溶解到海水后形成碳酸时,海水就会变酸。这种弱酸随后分解成氢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由于燃烧化石燃料等人类活动,目前大气中的CO2含量更高,因此溶解到世界各地的海洋中的CO2也更多。随着海洋持续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pH值会降低,海洋会变得更加酸性。
海洋酸化会伤害海洋生物,特别是蛤蜊、牡蛎、扇贝、贻贝以及其他由碳酸钙构成的骨骼和外壳的鱼类。NOAA甚至发现了海洋酸化会溶解某些海螺的外壳。
然而,酸化并非在全球范围内以相同的方式发生——有些地区比其他地区更严重。今天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西部北冰洋的酸化速度是其他海盆的三到四倍。
“一旦它被稀释,其自身的碳酸中和能力就会下降,”该论文的作者、海洋学家、海洋化学家Cai Wei-Jun在接受《Popular Science》采访时说。“2008年是我们第一次真正看到北冰洋出现这种情况,我对地表水中如此高的CO2感到非常震惊。酸化甚至会使水中的重金属变得更有毒。”
他们的研究表明,这种增加是由该地区海冰的快速减少所驱动的,海冰的减少使海水暴露在空气中,从而能够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NASA估计,由于全球变暖,北极地区每十年损失12.6%的海冰。根据Cai的说法,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北冰洋的二氧化碳水平较低,人们认为冰的融化更多发生在边缘海盆,并且直到2007年才蔓延到其他北冰洋盆地。
“现在,在过去没有大气接触的地方,却有了大气接触,”Cai解释道。
该团队收集了1994年至2020年期间47次北极科考的数据,以估算海水pH值的变化。他们还测试了碳酸钙和文石的饱和状态。这些都是海洋酸化的准确衡量指标。他们的研究结果显示,西部北冰洋的酸化速度更快,并且在过去26年里,这些指标与区域海冰减少之间存在着令人惊讶的相关性。
[相关:因纽特研究人员正在领导一项科学运动,以了解冰上的生命。]
如果西部北冰洋的海冰继续消失,这一过程在未来几十年可能会继续加剧。
“这种酸化可能会持续到未来二十年,直到所有冰都融化。其他科学家预测这将发生在2030-2050年之间,”Cai说。“目前,与2012年(我们看到最大融化量的那一年)相比,冰的融化速度已经放缓,但我们不确定它是否会继续放缓。它可能会再次加速。”
下一步是继续深入研究这些数据,以更好地理解酸化。Cai还补充说,这对低纬度地区来说是一个警告。北极冰融化的速度只会使其他地方的情况变得更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