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已经记录了多种动物利用植物进行自我治疗的行为,例如巨猿食用植物来治疗寄生虫感染,或将植物涂抹在酸痛的肌肉上。但最近,一只野生的猩猩展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行为——它通过吐出唾液激活植物的药用特性,来治疗自己的开放性伤口。正如 5 月 2 日发表在《科学报告》上的一项研究详细介绍的那样,进化生物学家认为这种行为可能指向与人类的共同祖先。
这项发现发生在苏阿克·巴林宾(Suaq Balimbing)研究站的一个受保护的印度尼西亚雨林中。该地区目前约有 150 只极度濒危的苏门答腊猩猩,由马克斯·普朗克动物行为研究所的一个国际研究团队进行监测,以观察猿类的行为和福祉。在日常观察中,认知和进化生物学家注意到一只名叫 Rakus 的雄性猩猩脸上有一处相当大的伤口。对于这种灵长类动物来说,这样的伤口并不少见,因为它们经常互相争斗——但三天后,Rakus 做出了一些令团队意想不到的事情。
在摘下一种被称为 Akar Kuning(Fibraurea tinctoria)的本地植物的叶子后,该植物以其抗炎、抗真菌和抗氧化特性以及在传统疟疾药物中的应用而闻名,Rakus 开始将植物咀嚼成糊状。然后,他将其直接涂抹在脸部伤口上几分钟,然后用混合物完全覆盖。在接下来的几天里,研究人员注意到这种自我施用的天然敷料使伤口没有出现感染或恶化的迹象。五天之内,伤口结痂并完全愈合。
如此引人注目的行为引发了一系列问题,特别是 Rakus 是如何学会用这种植物治疗脸部的。根据研究资深作者 Caroline Schuppli 的说法,一种可能性是这仅仅是“个体创新”。
“在 [Suaq] 的猩猩很少吃这种植物,”她在一份公告中说。“然而,个体在食用这种植物时可能会意外地触碰到伤口,从而无意中将植物汁液涂抹在伤口上。由于Fibraurea tinctoria具有强效的止痛效果,个体可能会立即感到疼痛缓解,这会促使它们反复进行这种行为。”
[相关:大猿喜欢通过快速旋转来“改变”大脑。]
如果是这样,那么 Rakus 可能是少数几个发现了Fibraurea tinctoria益处的猩猩之一。同时,成年雄性猩猩从不生活在它们出生的地方——它们在青春期期间或之后会迁移很远的距离来建立新的家园。因此,Rakus 也可能从它的亲戚那里学会了这种行为,但鉴于观察者不知道它最初来自哪里,目前很难进一步追溯这种理论。
尽管如此,Schuppli 表示,其他非洲和亚洲巨猿也曾被注意到采用“主动伤口治疗”方法,即使它们没有用于消毒或帮助治愈开放性伤口。知道这一点,“有可能存在一个共同的潜在机制,用于识别和应用具有药用或功能特性的物质于伤口,并且我们的最后一位共同祖先就已经表现出类似的外敷行为。”
考虑到人类与巨猿亲戚的共同点如此之多,很容易看出这可能是一个合理的解释。但无论 Rakus 是如何学会使用这种药用植物的,如果它再次与其他雄性猩猩发生争斗,它至少知道事后如何为自己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