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家已确认,在一些南极企鹅种类中首次出现了因一种名为 H5N1 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株导致的死亡。H5N1 于 2023 年底首次抵达南极,并且该病毒现已在 福克兰群岛发现的一些死亡的巴布亚企鹅 中得到证实。根据福克兰群岛农业部的数据,已有超过 20 只巴布亚企鹅雏鸟因该病毒死亡或出现禽流感症状。同一地点也报告有其他巴布亚企鹅患病或死亡。
[相关: 阿根廷海豹幼崽死于禽流感,场面“末日般”。]
帝企鹅疑似病例
此外,至少有一只帝企鹅被怀疑死于禽流感。根据南极野生动物健康网络(隶属于 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的说法,这将是该物种首次死于禽流感。此疑似病例发生在南乔治亚岛,距离福克兰群岛约 900 英里。然而,病毒传播的范围仍在评估中,此死亡病例尚未得到官方确认。
南乔治亚和南桑威奇群岛政府首席执行官劳拉·威利斯在接受《纽约时报》电子邮件采访时表示:“我们没有确凿证据表明南乔治亚的帝企鹅种群受到了该病毒的影响。我们正在监测全岛的情况,并采取预防措施,包括关闭一些区域以进一步调查。”
易感疾病的栖息地
南极的企鹅可能对这种致病性病毒没有现有的免疫力。它们还 在密集的大型群体中繁殖,因此一旦有企鹅感染,病毒会迅速传播。自该病毒去年抵达南美以来,已有超过 50 万只海鸟死亡,其中鹈鹕、鲣鸟和企鹅是受影响最严重的动物之一。智利报告了 数千只洪堡企鹅死亡。此后,还报告了 象海豹的大规模死亡,以及 海鸥和贼鸥 死亡数量的增加。
MRC-格拉斯哥大学病毒研究中心分子病毒学家 Ed Hutchinson 在接受《卫报》采访时表示:“H5N1 病毒在去年年底抵达南极,这敲响了警钟,因为它对这个脆弱生态系统中的野生动物构成了风险。尽管听到企鹅死亡的报道令人非常难过……但遗憾的是,这并不令人意外。”
南极大陆尚未报告感染病例,但该病毒可能正在那里悄无声息地传播。
H5N1 于 1996 年在中国首次被发现。多年来,该病毒主要局限于家禽,但自 2021 年以来,它已迅速在家禽野生种群中传播。禽流感通过飞沫和鸟类粪便传播。根据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数据,这 加剧了由人类引起的气候变化导致鸟类迁徙时间表的变化 以及 在家禽中反复再循环。
[相关:新生的加州神鹫是这个独特物种的一线希望]。
科学家证实,该病毒于 2022 年 5 月 传播给了野生哺乳动物,此后已在包括美洲狮、狐狸、臭鼬和棕熊在内的数十种哺乳动物中发现。2023 年,阿根廷巴塔哥尼亚三个繁殖地的 近 96% 的象海豹幼崽 死于禽流感。
它还在世界另一端的野生动物种群中继续传播。2023 年 12 月,阿拉斯加官员确认,北极地区 一只北极熊首次死于 H5N1。
世界卫生组织已 敦促公共卫生官员为未来可能溢出到人类做好准备。最初,科学家认为哺乳动物只能通过接触受感染的鸟类来感染病毒。虽然人类 感染禽流感并严重患病的病例很少,但随着它在哺乳动物中传播得越来越广,病毒就越容易进化出传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