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也许不能说话,但它们能表达很多东西。许多动物依靠复杂的视觉系统来帮助它们在特定的栖息地中生存。视觉往往是抵御捕食者的第一道防线,或者对于捕捉猎物至关重要。为了能在地球最黑暗的地方生活或在高空中翱翔,生物进化出了奇特而又特殊的方式来感知它们的世界。

鬼鱼:镜面眼球
鬼鱼是一种浑身长刺的食肉动物,生活在幽暗的海底深处,那里一年到头都昏暗无比。阳光很少能穿透到水面以下几百英尺深处,因此这种生物用镜子和透镜来观察——这是已知的唯一具有此特征的脊椎动物。由鸟嘌呤晶体构成的圆盘能够聚焦生物发光浮游生物和其他发光海洋生物发出的光线。更奇怪的是,这种奇特的鱼的眼睛被分成两个相连的部分:一部分向上凝视,另一部分向下观察。这样,它就可以同时发现上方和下方的食物,以及潜伏的捕食者。

金雕:视锥细胞丰富
在北美、欧洲和亚洲,金雕展开 7 英尺的翼展在天空中翱翔,搜寻兔子等小型猎物,它们能在一英里外发现猎物。得益于视网膜中大量密集排列的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这些鸟类能够看得非常远。视杆细胞通常负责感知物体的整体形状,而视锥细胞则负责感知颜色和细节。总的来说,猛禽眼睛中的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密度是人类的五倍。

巨型乌贼:巨大的眼睛
动物界中最大的眼睛属于成年的巨型乌贼,直径可达 10 英寸。这也很合理:体型最大的巨型乌贼可以超过 40 英尺长,因此这些无脊椎动物的眼睛必须成比例地巨大。该物种利用它像餐盘一样大的眼睛,尽可能多地吸收黑暗水世界中的光线来捕食鱼类和虾。它的视线还可以探测到远达 400 英尺外的游动的抹香鲸——这是乌贼的主要敌人之一——在阳光很少或没有阳光的深海区域。

螳螂虾:额外的光
螳螂虾以其惊人的力量和能够一击击碎蜗牛壳的快速锤状附肢而闻名,它们还拥有独特的视觉系统。它们的眼睛可以处理 12 种颜色的通道,并能探测到紫外线 (UV) 和偏振光,偏振光的波在同一方向上振动。相比之下,人类只能处理三种颜色的通道——蓝色、绿色和红色——并且完全无法处理偏振光或紫外线。这些甲壳类动物的 10,000 个微小感光单元排列成条状,可以像扫描仪读取条形码一样记录周围的物体。

北极驯鹿:色彩游戏
在北极驯鹿体内,位于许多脊椎动物视网膜后方的脉络膜层(tapetum lucidum)会随着季节改变颜色。它们的眼睛在夏天是金色的,在冬天则变成蓝色,以补偿北极地区阳光的剧烈变化。在黑暗而阴沉的冬季,蓝色的眼睛可以增强有蹄类动物探测较短波长光线的能力,因为它们每天只有很短的时间来捕捉阳光。在极其明亮的夏季,它们的眼睛不再需要短时间内吸收大量光线,便会变回黄色。
阅读更多 PopSci+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