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们设立了一个鬼屋实验室,以弄清楚我们为什么喜欢被吓到

或者,至少,为什么我们中的一些人会这样做。

在匹兹堡最极端闹鬼景点“Scarehouse”的深处,潜伏着僵尸、恶魔,以及一位痴迷于恐惧的社会学家。Margee Kerr研究恐惧已有十多年,她最近的一项实验试图解释为什么每年这个时候有这么多人心甘情愿地将自己置于挥舞砍刀的怪物的摆布之下。

作为Scarehouse的驻场社会学家,Kerr还利用她的研究成果来帮助设计景点,以达到最大程度的恐怖效果。

但Kerr的研究不仅仅是为了在突然惊吓时达到最大的尖叫声。尽管恐惧通常被认为是一种负面情绪——尽管它帮助我们作为物种得以生存——但她最新的研究表明,它也能极大地改善情绪,并产生一种悖论式的放松效果。她和她在匹兹堡大学的同事发现,选择经历可怕经历的人们事后感觉更快乐、压力更小。经历过惊吓的人们大脑活动水平有所下降,这模仿了冥想5公里跑步的效果。

研究人员在鬼屋的地下室设置了他们的临时实验室,招募了已经购票的游客,以确保所有参与者都是自愿的。然而,阴森的地下室与平常的实验室环境有所不同。“运营和后勤很有挑战性,”Kerr说。“但这非常令人兴奋,绝对不是一个安静或无聊的时刻。这也很好地证明了你可以在真实的场景中收集生理数据。”

在两年的时间里,有超过250人填写了参观景点前后的情绪问卷,其中100人还通过脑电图(EEG)测量了他们的大脑活动。

总体而言,参与者离开鬼屋时感觉更快乐,焦虑、疲惫和压力感也更低。他们大脑的电活动——衡量他们大脑活跃程度的指标——也下降了。对于那些本来感到无聊或疲惫,以及觉得经历非常可怕和惊险的人来说,这两种效果尤为明显。

就像冥想一样,强烈的恐惧发作可以通过关闭我们大脑中阻止我们活在当下的部分,让我们感到平静:“在那些激烈的时刻,我们更能脚踏实地,”Kerr说。“我们不优先考虑思考或制定策略,而是更专注于当下。”这转化为更强烈的幸福感,也可能解释了观察到的大脑活动减少。

然而,并非所有的恐惧都一样,主动选择经历可能就是事后感觉良好的前提(在黑暗的小巷里被抢劫肯定不会有什么益处)。范德比尔特大学(Vanderbilt University)的神经科学家David Zald(未参与这项新研究)表示,保持控制感是收获惊吓节益处的关键。“如果你正在读斯蒂芬·金的书,觉得太可怕了,你可以合上书,”他解释说,知道自己有退路可以帮助你的意识克服逃离 상황的冲动。

这并不意味着我们都应该在感到压力时,用观看僵尸电影代替泡薰衣草浴——这些惊吓可能不是每个人都喜欢的,这可能是有原因的。Zald曾研究过大脑在应对新奇和刺激性活动时释放的化学物质,他认为有些人可能会在可怕的情况下获得“更高水平的”多巴胺(一种与愉悦相关的激素)——这也可能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会为了(极度的)刺激而尝试世界上最辣的辣椒,而有些人却回避辛辣食物的刺激。但Zald说,新奇是关键,这也是为什么你不会反复去同一个鬼屋或看同一部恐怖电影——或者即使你看了,也不会期望它们能提供第一次时的那种刺激。

Kerr也对区分寻欢者和恐怖片爱好者与其他人之间的差异感兴趣,她表示将来会收集数据来回答这个问题。所以,如果今年万圣节你的计划中有鬼屋,不要惊讶于一个喜欢惊吓的科学家试图把你引到地下室去看看你的大脑。

 

更多优惠、评测和购买指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