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的电动汽车意味着更多的采矿,但回收可以帮助减少影响

专家呼吁回收电动汽车电池,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锂和钴需求。

一些环保主义者常常设想一个电动汽车让石油公司破产的未来。届时,公司将不再注入已知的致癌物质到地下,以打破隐藏着燃料储藏的坚硬页岩层,它们也不会再深潜海洋寻找石油,让粘稠的黑色石油泄漏到海中。

要实现这个不需要从地下挖掘石油的未来,公司将需要挖掘更多的金属,这对矿工或附近居民来说可能是个坏消息。

与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涡轮机一样,电动汽车电池是由地球上最难以获取的金属制成的——镝、钕、锰、钴和锂——这些材料的清单读起来就像是托尼·斯塔克的购物清单。如果我们要制造足够的电动汽车来实现巴黎气候协定设定的将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的目标,电动汽车制造商将需要更多这些金属。

根据一本新书《实现巴黎气候协定》(该书调查了阻止灾难性气候变化的障碍)的说法,如果各国采取了实现这一目标所需的激进行动——这是一个极不乐观的设想——那么到2022年和2023年,钴和锂的需求将分别超过目前的供应量。

The Tesla Model 3
特斯拉 Model 3。特斯拉

“今天我们只开采相对少量的锂。到2023年,我们将使用更多锂来制造电动汽车和储能电池,超过我们今天的开采量,”悉尼科技大学可持续未来研究所的高级研究顾问Elsa Dominish说。她也是该书关于清洁能源金属章节的合著者。“为了限制开采量,公司可以回收旧的电动汽车电池。”

Dominish说:“我们可以用我们目前的技术从回收中回收大约95%的锂,但我们通常选择不这样做。”“目前只有一小部分被回收,回收商只回收钴和镍等高价值金属。”鉴于电动汽车电池的寿命只有十年左右,废旧电池提供了丰富的锂来源。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下一代电动汽车电池很可能是锂硫电池,它们比目前行业标准的锂离子电池使用更多的锂。

Dominish和她的同事们模拟了积极的回收将如何影响钴和锂的开采需求。首先,他们估计到2050年需要多少钴和锂才能避免灾难性的气候变化。然后,他们评估了如果公司尽可能多地回收每种金属,对钴和锂的开采需求。可预测的是,回收将大大减少采矿的必要性。最后,研究人员预测了如果公司同时回收旧电池并采用锂硫电池,对每种金属的需求。正如所示,这将降低对开采钴的需求,因为锂硫电池不需要钴,但会增加对开采锂的需求。

mined metal needed for batteries by 2050
到2050年,各国为将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所需的情况下,钴和锂的开采需求。可持续未来研究所/Earthworks

回收可以采取几种形式。一方面,公司可以将不再能储存足够能量的旧电动汽车电池重新用作家用电池,以储存屋顶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电力。另一方面,公司可以简单地从旧电池中提取金属,并用它们来制造新电池。公司已经在用钴做这件事了,但还没用锂。

更多的回收意味着更少的开采,这是好事,因为开采充满风险。目前,世界上大部分钴产自刚果民主共和国,那里有成千上万的儿童矿工,他们收集了约20%的钴产量。这些被称为“creuseurs”的矿工可能会花一整天时间徒手收集钴,然后以一两美元的价格卖给商人。

他们的工作非常辛苦,矿工们通常缺乏手套和口罩等防护装备,因此他们会不断吸入钴尘,这可能导致致命的肺病。一位矿工告诉国际特赦组织:“我们都有肺部问题,全身疼痛。”另一位童工说:“有很多灰尘,很容易感冒,而且我们全身都疼。”

Salar de Olaroz lithium mine in Argentina
从太空看到的阿根廷萨拉尔·德·奥拉罗兹锂矿。Planet Labs, Inc.

锂矿开采没有同样的剥削历史,但也并非没有风险。在阿根廷、玻利维亚和智利的盐沼中,矿工们从地下深处抽取富含锂的水,并将其倒入浅池中,在那里水分蒸发,留下锂。这样做,矿业公司正在消耗该干旱沙漠地区急需的地下水。

深海采矿提供了钴和锂的替代来源,并且对人类的威胁较小,但这也有风险。破坏海底会威胁到生活在海底的生物,而采矿工具发出的噪音会对附近游动的鲸鱼、海豚、鲨鱼和海龟造成严重影响。

通过回收旧电动汽车电池,公司可以限制破坏性采矿的需求,但回收并非万能药。在转向电动汽车的过程中,矿业公司仍需要开采大量的钴、锂和其他金属。在Earthworks委托的最新报告中,Dominish和她的同事敦促制造商从负责任的矿业企业采购原材料,特别是那些经过第三方认证的企业。他们还指出,有指导如何向个体矿工购买金属,同时帮助保障这些矿工的健康和安全。

Dominish说:“回收可以满足一部分需求。然而,我们需要一些新的开采,但它需要负责任地进行。”

Jeremy Deaton为Nexus Media撰稿,Nexus Media是一家报道气候、能源、政策、艺术和文化的联合新闻通讯社。你可以关注他@deaton_jeremy。

 

更多优惠、评测和购买指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