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埃博拉幸存女性在感染一年多后将病毒传染给了家人

一个关于病毒比我们有时想象的更狡猾的案例研究。

周一在《柳叶刀》上发表的一项新病例研究显示,利比里亚一名33岁的女性体内携带埃博拉病毒超过一年,之后将病毒传染给了家人。这是科学家首次证明埃博拉病毒可以由感染后存活的女性传播,这可能对治疗措施、公共卫生政策以及消除近年来非洲疫情中幸存者所面临的污名化产生广泛影响。

“我们已经知道埃博拉病毒——以及一种相关的致病病原体马尔堡病毒——能够在身体的某些部位持续存在,”北亚利桑那大学病原体与微生物组研究所助理教授、新研究的合著者杰森·拉德纳说。“事实上,来自西非疫情的一些调查已经揭示了这些持续感染在男性生殖系统中发生的频率相对较高,一些病例研究也显示了在眼睛等其他身体部位的持续存在。”其他研究表明,这种持续存在可能导致病毒的再次出现,即使疫情已经得到控制,传播途径包括母乳或性传播。

拉德纳说,虽然过去男性幸存者曾导致类似的埃博拉疫情复发,但“这是我们首次通过调查这些疫情复发事件,获得强有力证据表明病毒是从持续感染的女性幸存者那里传播的。”

在此次事件中,传播发生在西非埃博拉疫情的最后几个月。这场疫情始于2014年12月,直到2016年中期才结束,导致超过28,000人感染,11,000人死亡。该病例研究中的家庭进入卫生官员的视野是在2015年11月左右,大约在利比里亚宣布其埃博拉疫情结束六个月后,以及在之前的一次小规模疫情爆发后又一次宣布埃博拉“零新增”两个月后。

该女性的三个家庭成员也受到感染:一名15岁的男孩死于该疾病,而40岁的丈夫和8岁的儿子也感染了,但在接受治疗后很快康复。家中最小的5岁儿子幸免于难。与该家庭有近期接触的其他人——共120人——被带去观察和检测,并接种了默克公司近期开发的、世界卫生组织批准使用的埃博拉疫苗。这些人均未发病(该疫苗本身在控制和扑灭刚果民主共和国最近发生的埃博拉疫情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功)。

科学家们仍然对病毒在女性体内长期潜伏的原因感到困惑。“关于埃博拉病毒导致持续感染的机制,我们所知甚少,”拉德纳说。但我们所知道的是,这些持续感染发生在身体内具有某种“免疫特权”的区域,因此病原体如病毒可以在免疫系统的监视下躲藏起来,避免免疫反应。但拉德纳表示,还需要更多工作来理解埃博拉和其他病毒如何如此持续存在。大多数病毒具有DNA基因组,但埃博拉和寨卡等病毒则具有RNA基因组,因此它们之间是否存在共同特征,以及它们之间能否建立机制上的联系,尚不完全清楚。

此外,是什么导致病毒从潜伏状态转变为致命状态也尚不清楚。尽管该病例研究的时间点表明,利比里亚女性的怀孕可能是埃博拉病毒变得活跃的原因。2014年夏天,当埃博拉开始在利比里亚和几内亚传播时,这位女性在照顾她患有不明疾病的兄弟时也病倒了。她当时怀有身孕,生病期间流产了,但后来康复了。由于她或她的兄弟都没有进行埃博拉检测或治疗,因此无法确认他们所患的疾病是否真的是埃博拉。

13个月后,即2015年9月,她生下了她和丈夫的第三个孩子,但几周后就病倒了。由于当时利比里亚已“无埃博拉”,她并未接受检测,在接受疟疾和贫血治疗几天后被送回家,之后她的家人在照顾她时出现了埃博拉症状。

但她的怀孕可能是解开此案的关键因素。在女性怀孕期间,身体会自然抑制免疫系统,以确保我们的天然防御机制不会无意中攻击胎儿。这位利比里亚母亲可能在2014年首次感染后体内残留有休眠或被抑制的病毒,但在13个月后免疫系统减弱时,这些病毒得以以一种有毒、传染性的模式重新出现。

奇怪的是,母女俩的血液中都没有检测到病毒,因此在家人出现埃博拉症状时,她们似乎都没有患过埃博拉,但两人都有对抗病毒的抗体,这强烈表明母亲在早期曾感染过,并通过成功的免疫反应将其清除,并通过母乳将这些抗体传递给了婴儿。

尽管此事件仍充满谜团,但新的发现必将对如何更好地预防、治疗和管理埃博拉感染后的区域产生影响。“这项研究最大的启示是需要保持警惕,进行适当的监测,并开展预防宣传活动,告知民众已证实的传播途径以及如何避免,”美国陆军传染病医学研究所研究员、新研究的合著者格斯·帕拉西奥斯说。在《柳叶刀》的一篇配套社论中,布鲁塞尔传染病研究员洛伦佐·苏比西提出了担忧,认为新发现可能会给试图恢复正常生活的埃博拉幸存者带来更多污名,当地社区肯定需要通过教育资源来解决这些恐惧。

此外,埃博拉的严重性突显了设计更好的疗法以应对持续感染的必要性。“为了防止疾病复发和病毒进一步传播,必须清除身体所有部位的病毒,”拉德纳说。尽管这类工作还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但埃博拉这样的病例可能足以促使机构和公司投入时间和资金进行此类研究。

 

更多优惠、评测和购买指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