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5 年,“沙尘暴”来到了华盛顿——如果我们不改变做法,它就可能卷土重来。联合国气候委员会的一份新报告警告说,世界上的许多地方都面临着像 20 世纪 30 年代将肥沃农田变成沙漠的那种土地退化风险。幸运的是,这段荒凉的历史不仅是一个警示,它也提供了一些潜在的解决方案。
哥伦比亚特区本不是沙尘暴的可能发生地。尽管自 1932 年以来,美国中西部一直笼罩在尘埃之中,但 1935 年 3 月讨论“沙尘暴”问题的立法者们,距离这场灾难仍有 1000 多英里。就在这时,发生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当立法者们正在辩论如何阻止一系列干旱以及随之而来的侵蚀和灾难性沙尘暴时,一场真正的尘埃云降临了这座城市。很快,首都熟悉的白色大理石纪念碑就被一层红褐色尘土覆盖。“华盛顿纪念碑、林肯纪念堂、国会大厦和国会图书馆都被一层土黄色的面纱笼罩,”一位记者观察到。当你阅读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最新的《气候变化与土地报告》时,这个场景可能会浮现在你的脑海中。这份报告详细阐述了人类如何剥夺了地球的资源,并呼吁采取可持续的土地管理措施,其中许多措施是在“肮脏的三十年代”之后制定的。
报告的结论是,如果我们继续以目前的方式使用土地,我们的物种将面临一个非常严峻的未来。人类直接影响了地球超过 70% 的地表,并且显而易见:人口增长、农业和其他土地利用方式都付出了代价,加剧了气候的快速变化,并威胁着地球维持人类自身和自身生存的能力。土地每年只能吸收人类总二氧化碳排放量的 29%。而荒漠化——那种在 20 世纪 30 年代导致尘埃飞扬的土地退化——进一步威胁着地球的气候。
它被称为“我们这个时代最严峻的环境挑战”,而且并非没有道理。在荒漠化过程中,缺水地区的水分变得更少,而灌溉农田则从肥沃变得干枯。气候趋势发挥了作用,但人类的土地管理失误也加剧了荒漠化。

“沙尘暴”是一个经典的例子。19 世纪中叶,白人定居者涌入美国大平原,联邦政府以提供免费土地作为耕种的回报,激励了他们。半干旱的草原上曾经是各种本地草类的家园,但将其转化为生产性农田的想法是错误的。那些准农民不知道该地区会经历漫长的湿润期,然后是干燥期。当地植物已经适应了生存,而定居者却认为有水分就意味着会有更多水分。他们还相信“雨水追随犁头”——这是一个早已被放弃的理论,认为农民和定居者的存在可以给干旱地区带来湿润——这个格言让他们陷入了灾难。
内布拉斯加大学国家干旱缓解中心主任、气候学家马克·斯沃博达 (Marc Svoboda) 说:“他们砍伐了防风林和树木,在曾经湿润但相对半干旱的地区种植庄稼。”然后,在 20 世纪 20 年代,大平原的农民们为了应对国际需求,种植了大量的麦子。投资于不耐旱的作物意味着要拔掉那些有弹性的草原草,而这些草以前曾通过其深层根系储存水分来帮助土壤度过旱季。“当干旱来临时,那片土地就更加脆弱了,”斯沃博达说。
干旱如期而至,并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从 1931 年开始,该地区经历了一系列四次重大干旱事件,被认为是全国历史上最严重的。农民们对此毫无准备,也对随之而来的侵蚀毫无准备。歉收的作物让土壤失去了根系,变得松散,容易被强风侵蚀。
不久,史诗般的沙尘暴席卷了该地区。那场吹过华盛顿特区的风暴,仅在芝加哥就留下了 1200 万磅的尘土。一个月后,该地区最严重的风暴之一,“黑色星期日”绰号,笼罩了大平原。它长达 1000 英里,包含 30 万吨尘土,时速高达 100 英里。这种天气不仅影响了土地:牲畜因尘土窒息而死。至少有 7000 人因呼吸细小颗粒物导致的“尘埃肺炎”而死亡,无数人被无休止的、旋转的尘土赶离了家园和生计。人们还认为,这些风暴加速了麻疹和其他传染病的传播。这是一场环境灾难——而人类本有能力避免这场灾难。

IPCC 的最新预测听起来非常熟悉。该委员会警告说,持续的土壤退化将加剧荒漠化,这可能加剧气候变化。当土壤退化时,它就无法捕捉那么多的碳,从而将温室气体(以及一氧化二氮)释放到大气中。这意味着气候变暖,意味着更多的干旱和更多的荒漠化。像大规模农业运营这样资源密集型的土地利用方式,将导致水资源短缺和土壤退化——这是一种与沙尘暴时期农民所面临的恶性循环。在那次事件中,人为造成的土地退化不仅导致了沙尘暴,而且使干旱更加严重。
但“沙尘暴”可能提供的不仅仅是一个警告。堪萨斯州立大学农学系的杰出教授查尔斯·赖斯 (Charles Rice) 表示,这场事件实际上催生了至今仍在使用的合理土地管理措施。他解释说,在“沙尘暴”之后,土壤保护——即保护土壤肥力并防止其侵蚀——的概念终于在美国站稳了脚跟。
他解释说,土壤保护有三个基本原则:不耕作土壤、保持土壤覆盖和保持作物多样化。减少耕作可以保持先前植物形成的根系通道。这些通道像毛孔一样,使土壤在旱季储存水分,并在洪涝期间更有效地吸收水分。覆盖作物,如紫苜蓿、三叶草和高粱,可以在经济作物收获后保持土壤疏松。当覆盖作物在准备种植玉米或小麦等作物时融入土壤,它们可以增加土壤水分并提供更大的产量。由于它们保持了田地宝贵的土壤覆盖并保持了其孔隙,覆盖作物还能防止土壤变得过于细致而变成尘土。种植多样化的作物可以防止同一作物年复一年地生长而导致的养分流失。轮作不同的品种,就像是给土壤补充多种维生素,随着时间的推移增加土壤的各种养分。抗旱作物可以偶尔介入以节约用水,并更有效地利用土壤中已有的水分。
赖斯指出,农民还可以通过多样化其农田的构成来保护他们的土壤。他们可以在一个区域种植几种作物,在另一个区域饲养牲畜,这样干旱就不会威胁到整个土壤区域。
那些“沙尘暴”后的措施已经取得了回报。“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土壤肥力得到了提高,作物也经过了培育,更能耐旱,”赖斯说。美国在土壤保护方面的投资使得土地比“尘埃肺炎”时期更加有韧性。
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不会再次发生。赖斯警告说,21 世纪的农民必须做得更多,而不仅仅是遵循土壤保护的基本原则,才能避免进一步的荒漠化。土地所有者必须重新思考他们对作物、利润和技术的处理方式。他说,通过共享数据和创建先进的计算机模型,农民可以利用更好的干旱预测来决定他们选择的作物。沙尘暴时期的农民没有计算机来帮助他们适应。
赖斯期待着一个未来,在那里,高科技传感器可以提供关于土壤湿度的实时数据,而机器人可以为真正需要水分的单个植物浇水,而不是浸泡整个田地。“我想我是一个乐观主义者,”他说。“正确的投资确实有助于减少荒漠化,并为类似沙尘暴的事件提供一定的韧性。”
尽管关于人类的土地利用存在大量坏消息,IPCC 也表达了乐观的态度。我们不仅可以防止未来的荒漠化,而且如果我们愿意认识到眼前的尘埃乌云,我们还可以在短期内采取必要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