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一些美国中西部地区的鸟类来说,本周以来每天都是“五点钟”。在过度食用发酵浆果后,明尼苏达州吉尔伯特地区的有翼居民们纷纷撞上窗户、撞上汽车,总体表现得晕头转向、迷迷糊糊。
但别说它们是赶时髦。
它们古怪的行为可能看起来像无害的乐趣,但这只是从我们不寻常的视角来看。人类是少数几种会定期、有意地使用毒素来扰乱自身精神功能的动物之一。尽管有广泛的传闻说大象 因吃马鲁拉果而微醺,驼鹿 被腐烂的苹果撞倒,以及加勒比猴子 喝了太多皮纳可乐达后晕头转向,但大多数动物在实验室条件下都拒绝饮酒。而那些确实选择饮酒的生物通常都能“hold住”。就故意酗酒而言,我们人类确实很特别。
明尼苏达州的鸟类“狂欢”似乎是由于早霜。据吉尔伯特警察局的一份 报告,通常情况下,大多数鸟类在冰点温度导致当地浆果发酵之前就已经南飞了。但今年霜来得早。虽然警方没有确定是哪个具体物种出了问题,但北欧蜡嘴雀 过去也曾有过类似行为,这都归咎于在非常不合时宜的时刻吃到了浆果鸡尾酒。
哥伦比亚大学动物行为学教授 格雷戈里·詹森 说:“这些特定的鸟类,它们即将进行一场对人类来说相当于连续跑 15 场马拉松的活动。” 就像许多马拉松选手在比赛前夜会享用一顿丰盛的意大利面餐一样,各种迁徙的鸟类在南飞前也会进行一次喂食狂潮。今年,奇怪的天气恰好推高了它们主要的卡路里来源。
关于其他动物因误食水果而意外醉酒的传闻比比皆是。据报道,在吃过几个发酵的苹果后,瑞典的驼鹿被发现会爬到树上,甚至 陷入了三人行。然而,科学家们对此表示怀疑。当然,大吃浆果的鸟类可能会因此微醺,但几 dozen 个苹果真的能影响到一头重达一千磅的庞大驼鹿吗? 一打瑞典研究人员表示 不太可能。
非洲的马鲁拉果在适当条件下确实会发酵到大约 7% 的酒精含量,但一头大象需要一天吃掉 1,400 颗才能获得 55 升的浓缩果汁 才能感受到效果。其他关于大象 闯入私酿酒储备并进行醉酒骚乱 的说法主要基于间接证据。在实验中,大象勉强接受了 7% 或以下的乙醇糖水鸡尾酒,但前提是研究人员将它们断水 12 小时。而且,即使口渴,这些动物也 拒绝饮用 任何酒精含量高于 10% 的饮料。
詹森认为,对于那些体型太大无法从水果中醉倒,又过于厌恶酒精而不愿主动饮酒的动物来说,大多数关于大象和驼鹿的骚乱故事都源于人们看到动物行为异常,并匆忙下结论。“他们试图用有限的人类认知工具来理解动物的处境,”他说。
虽然蜡嘴雀和大象只在自然或实验的强迫下才会醉酒,但动物王国中的一些成员确实会选择在野外定期“借酒浇愁”。例如,马来西亚的爪哇鼩鼱以棕榈花蜜为食,花蜜的酒精含量约有 0.5%,略带酒精。这可不是马鲁拉鸡尾酒,但对于一只普通的鼩鼱来说,大约每三天一次的微醺(研究人员将其定义为血醇浓度达到 0.05%)似乎已足够。尽管如此,这种小巧的哺乳动物很少表现出明显的醉酒迹象。
一些蝙蝠——另一种小型、以花蜜为食的哺乳动物——的酒精承受能力更令人印象深刻。2010 年,一个研究团队设置了一个空中障碍赛道,并给蝙蝠喂食了糖水和乙醇的混合物。即使在血醇浓度高达 0.3%(这足以让人类昏迷或死亡)的情况下,这些动物仍然毫不费力地躲避悬挂的塑料链条,或发出回声定位信号。两项研究的研究人员都得出结论,如果你的食物来源含有酒精,那么进化会相应地加速你的代谢机制。“如果醉酒会让你更容易死亡,”詹森说,“那么同样的自然选择压力也会催生出那些真正能‘hold住’的动物。”
如果自然选择能增强需要酒精的动物的肝脏功能,并将醉酒视为对那些不需要酒精的动物的威胁,那么为什么人类会喝酒呢? 从科学上讲,这仍然是个谜,但一个线索可能来自加勒比海圣基茨岛上的绿猴,它们会直接从游客的杯子里啜饮朗姆酒鸡尾酒。
上世纪 90 年代进行的一系列实验试图揭开这种毛茸茸的灵长类动物的饮酒习惯的真相,并发现其饮酒模式 与人类相似。“有些人会系统性地避免它,有些人会少量饮用,然后在感到困惑和醉酒时停止,还有些人则会变得好斗,成为断片酒鬼,”詹森说。一项对 1,000 只野生猴子的研究发现,这种分布比例分别约为 15%、80% 和 5%。
没有人确切知道绿猴为什么喝酒,但就像人类一样,它们可能已经习惯了忽视危险信号。研究人员写道,这些猴子已经和甘蔗(经常燃烧发酵)生活了 300 年,而当地人抓到猴子喝朗姆酒和糖蜜的故事可以追溯到 1900 年代初。詹森推测,共同点是糖。“它们会利用这些动物赖以判断‘这是否是高卡路里食物’的信号,”他说。“进化不可能预料到甜味饮料。”
另一种理论认为,更大的、双足行走的灵长类动物可能出于相似的巧合原因而沉溺。一种理论认为,我们可能因为乙醇会指示成熟、营养丰富的食物而发展出对它的偏好。或者,它 让我们感到饥饿,摄入更多卡路里。无论哪种情况,在一个你最可能找到的东西是微酸的苹果的世界里,这些本能是没问题的。直到史前中国人 在公元前七千纪发现了家酿酒,享受发酵产品才变成了健康危害。也许有一天进化会赶上,赋予我们蝙蝠那样的醉酒反应,但目前,一些生物学家认为酒精中毒是一种“进化上的宿醉”。
任何设法起飞并正在向南飞行的明尼苏达州鸟类现在很可能同意这一点。但为了那些没能起飞的鸟儿,我们可以利用我们 9000 年来处理自身糟糕决定的经验,来帮助蜡嘴雀和它们的朋友们理清思路。这是有先例的:加拿大育空地区怀特霍斯镇经常有鸟类“醉驾”,该镇有一个由仓鼠笼组成的 鸟类拘留所,里面配有法兰绒毯子。
明尼苏达州吉尔伯特镇的好心人,如果遇到一只微醺的鸟,可以提供一个类似的安全空间让它们昏睡过去,正如野生动物顾问们 过去建议的那样。接触一种不熟悉的毒素很可能会让这些鸟类感到恐慌,但在一个纸板箱(带透气孔!)里休息一下,应该能让它们在开始漫长的南飞之前清醒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