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嘿!你好吗?我们多久没联系了。你最近怎么样?” 很多谈话都以这句话开始,但一旦你开口说出第一句话,接下来的内容往往就不那么顺畅了。无论你是在和陌生人还是失散多年的朋友说话,对话很快就会变得尴尬、恼人、无聊、令人难堪……或者所有这些感觉同时存在。
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研究人际互动的研究员 Adam Mastroianni 表示,虽然沟通是人类体验的核心,但人们很容易感到不知所措而回避它,认为它太难了。但学习如何与人交谈和进行良好的对话,其实并没有那么复杂。你只需要记住几件事。
1. 不要跳过闲聊
Mastroianni 说,很多人夸口说自己讨厌闲聊,但闲聊的存在是有原因的。“在你能进入下一步之前,你需要与某人建立某种基础的关系,”他解释说。事实上,谈话不仅仅是信息的提取——它们还能帮助我们表明我们关心对方,并且在倾听和关注对方,即使我们只是在谈论我们的一天过得怎么样。
Mastroianni 说:“其他灵长类动物通过互相给对方的[群体成员]梳理毛发来做这件事。我们则通过言语来做。” “对我来说,一个不懂这个道理的人会显得有点可疑。好像他们希望从这次谈话中获得某种功利性的东西,而不是为了与某人拉近关系。” 所以,不要担心“你今天过得怎么样?”和“你吃得怎么样?”这类问题是否过于基础。闲聊可以帮助你逐渐进入更深入的、有意义的对话,逐步增加相互亲密感。
2. 请,请,把手机收起来
在与人交谈时不断查看手机是粗鲁、令人恼火的,而且无论你认为自己多擅长多任务处理,都会让你成为一个糟糕的谈话对象。你不必只听我们说:2018年发表在《实验社会心理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在谈话期间使用手机的人感到更分心,并且总体享受度更低。
即使你认为自己在这方面技艺高超,你很可能并非如此。四年后发表在同一期刊上的另一项研究表明,人们未能认识到自己的手机使用对社交互动的负面影响有多大,尽管他们可以轻易地看到别人使用手机如何影响了互动。这是因为我们都认为自己使用手机是有正当理由的,而别人则不是。
收起手机也意味着你在聊天时能够与谈话对象进行眼神交流。这很重要,因为良好的眼神交流可以表明你在倾听,而缺乏眼神交流可能会让你显得不感兴趣。根据剑桥大学出版社代表美国医疗保健流行病学学会于1992年发表的一篇文章,大多数人在人际互动中会短暂而重复地进行眼神交流,通常是在倾听时,眼神接触的时间持续3到10秒。所以,说真的,把手机收起来,你和你正在交谈的人都会更享受这次谈话。
3. 顺其自然,保持开放的心态
一旦你融入并沉浸在正在进行的谈话中,你就应该能够顺其自然。Mastroianni 说,想象一下你走进一屋子扮演哑剧的人,然后假装用弓箭射中其中一个。目标会配合你,同意你创造的现实,并与你合作。“我认为这是很多人在谈话中错失的东西,”他说。“愿意迁就别人,看看会发生什么。”
4. 停止担心自己的形象——别人喜欢你的程度超乎你的想象
人们总是低估别人对自己的好感程度,这一现象被社会心理学家称为“好感差距”。简而言之,这就是你认为别人有多喜欢你和你实际被别人喜欢程度之间的差距,而且这个差距可以持续数月。你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在经历它:2021年发表在《心理科学》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好感差距往往在我们5岁时开始出现——我们开始担心自己在社交上的形象的时候。类似的研究表明,我们也低估了别人在谈话后对我们的想法。
撇开这些发现不谈,专注于被喜欢通常无助于建立真正的人际关系。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专门研究社会认知的盖尔·海曼(Gail Heyman)教授说:“很多人花大量时间评价自己或思考别人会怎么看他们。总的来说,这会妨碍与他人建立联系。”
此外,如果一次谈话没有像你预期的那样顺利,不要太往心里去——大多数时候,人们是在投射。也许他们那天过得很糟糕,或者对某个话题感到不安,所以他们没有和你产生共鸣。记住这一点,并做出相应的、但富有同情心的回应。海曼说,很多时候,看起来消极的回应源于对方心不在焉,或者有其他与你关系不大(甚至完全无关)的原因。试着理解他们的立场,而不是提高你的防御。
5. 通过提问来保持对话的进行,最好是开放式问题
根据哈佛大学2017年发表在《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上的研究,当你提问时,尤其是追问时,你的谈话对象更有可能对你产生积极印象。研究发现,提问多的人被认为更擅长倾听、理解、认可和关心。调查的一部分还显示,在速配约会中,提出更多追问的人更有可能被邀请参加第二次约会。
Mastroianni 说,实际上,你应该问一个容易回答的好问题。“‘你有兄弟姐妹吗?’是一个糟糕的问题,因为答案是‘是’或‘否’,而且它并不能让对方真正地阐述,”他解释说。这是一个谈话杀手。“一个更好的问题是‘你对……有什么看法?’或者‘你觉得……怎么样?’”
6. 给你的谈话对象一条在对话中前行的路径
仅仅因为你会倾听并提出有见地的问题,并不意味着你永远不需要自己说话。事实上,许多人认为在谈话中说太多话是坏事,而实际上并非如此。与好感差距类似,人们倾向于低估别人听他们说话的程度,错误地认为如果他们说话时间不到一半,他们会更受欢迎。这种假设是错误的。
Mastroianni 说,真正重要的是你如何谈论自己,以及你所说的内容是否促进了对方可以继续说话的对话。“我认为好的对话有很多‘门把手’,”他说。他将它们称为“门把手”,因为抓住一个真实的门把手可以帮助你进入另一个空间。“这些是可以让我们抓住的东西,我们可以互相给予和索取,” Mastroianni 说。保持平衡的给予和索取很重要,因为如果你只谈论自己,你会显得虚荣。另一方面,如果你只提问,你最终会心生怨恨,他解释说。
7. 准备好时,勇敢地深入
有了这些技巧,就能判断谈话的走向,并在你准备好时进行更深入的交流。一般来说,进行深入的谈话和分享亲密的时刻与整体幸福感的提高有关,但同样——你必须先建立在闲聊的基础上。
在更深入的谈话中,好感差距也很常见,所以不要气馁。2022年发表在《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分析了12项不同实验中的1800人,发现尽管人们享受深入的谈话,即使是与陌生人,他们也常常低估了别人对了解他们生活的兴趣。
[相关:情感可能是普遍的,但它们并不容易翻译]
海曼说,她认为深入的谈话是“我喜欢那种人们能从中获得关于彼此、关于自己或关于世界的新见解的谈话——就像大学生住在宿舍里熬夜时常常进行的谈话。”“大学毕业后,我注意到我身边的人很少进行那种谈话,我很怀念。”
8. 如果谈话结束得比你想要的快,或者比你想要的持续得长,不要有压力
让我们承认吧:很难找到一个平衡点。人们常常——你猜对了——低估谈话继续下去会多么愉快。更具体地说,人们喜欢谈话的前几分钟,然后开始认为剩下的不会那么好——但根据2022年发表在《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上的研究,他们错了。
然而,Mastroianni 指出,谈话很少在我们想要的时候结束,他在《PNAS》上发表的一项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Mastroianni 说,平均而言,谈话结束的时间与参与者希望结束的时间相比,差异大约是谈话时长的50%。这是一个很大的差距。是的,大多数人都希望早点结束,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希望谈话继续。Mastroianni 说,即使双方都希望继续,他们也不想以同样长的时间进行交谈。
Mastroianni 说,这些差异是由一个根本原因造成的:人们在互动中往往不想要同样的东西。但令人惊讶的是,这种缺乏协调并没有阻止我们享受谈话。
当然,那些认为谈话时间比他们想要的要长的人,享受的程度会稍微降低一些,但并没有那么*多地降低,Mastroianni 说。这不像他们认为谈话完全糟糕。
9. 最终,调整你的方法
虽然我们对谈话中的有效方法有相当扎实的了解,但你可能无法每次与人交谈时都应用所有这些技巧——每次讨论都不同。
所以,在未来,试着不要过多地关注你是否能成为一个整体上更好的谈话者,而是更多地考虑你能为每一次谈话带来什么。真正倾听并关注你正在交谈的人。
Mastroianni 说:“这不仅仅是‘你是一个好的谈话者吗?’而是‘你现在和这个人,在这场你正在进行的谈话中,是一个好的谈话者吗?’”
这篇文章已更新。最初发布于2022年1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