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第一次看到这张照片,一个人将手浸入零下320华氏度以下的液氮中时,我脑子里立刻闪过一个念头:“这哥们儿是不是疯了!泡一秒钟,你就得去换新皮肤了!” 这种震惊稍微缓和了一点,因为那是我自己的手,而且这张照片是就在一分钟前拍的。
我当时并没有意识到我的手竟然陷得这么深。令人惊讶的是,我几乎没感觉到冷。我的皮肤之所以没有受伤,原因和水珠在热锅上跳舞是一样的。水和金属之间几乎瞬间形成一层绝缘的蒸汽层,让水珠在不接触热表面的情况下相对凉爽地漂浮几秒钟。对于液氮来说,皮肤就像那个热锅——表面温度比液氮的沸点高几百度。所以,我的手一碰到液体,就形成了一层保护性的蒸发氮气,就像锅产生了蒸汽层一样。这给了我足够的时间把手伸进去再拔出来。时间再长一点,就会冻伤。
这种现象被称为莱顿弗罗斯特效应(以1756年首次研究它的医生约翰·戈特洛布·莱顿弗罗斯特的名字命名)。我多年来都知道这个效应,但当真正要亲身试验的时候,我不得不承认,我用的是我的左手,也就是我不太在乎的那只手。
对于另一个经典的效应例子,我还是划了界限。根据书本上的说法,如果足够快,可以用湿手指直接插入熔铅而不被烫伤。经过一番考虑,以及想起我被熔铅烫伤的经历,我决定这大概也不会拍出什么好照片。
注意! 请勿模仿。如果液氮浸湿了你的衣服,莱顿弗罗斯特效应将无法保护你,你可能会很快冻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