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蛋的丰富发现正在帮助生态学家了解史前育儿

蒙古发现的恐龙蛋化石表明,恐龙可能群居育雏。

化石最令人惊叹之处或许在于,它们不仅展示了已灭绝动物的形态,还能揭示它们的生活方式。即使是一枚恐龙蛋化石,也能为我们了解其父母的行为提供大量线索。

蒙古戈壁沙漠的Javkhlant地区,恐龙猎人 最近发现了 15窝保存异常完好的恐龙蛋,这些蛋来自一种兽脚亚目恐龙。通过一些精彩的侦探式工作,研究人员认为,这个化石遗址提供了迄今为止最有力的证据,表明这些恐龙曾群居筑巢并保护它们的蛋。

我是一名行为生态学家。我研究动物的生活方式以及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相互关系。我们可以通过化石以及我们对当今动物和栖息地的了解,来揭示 过去物种和生态系统的行为生态学。在此案例中,我推测这些恐龙可能像一个群体一样保护它们的蛋,而不是仅仅照顾自己的巢穴。同时,这些恐龙在孵化出幼崽后,可能就不再需要照顾它们了。

这些球形的蛋成窝出现,每窝有3到30枚,产于一个季节性干旱的泛滥平原。它们大约产于6600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距恐龙灭绝不远。

Ostrich egg next to human hand
鸵鸟蛋,大小与Javkhlant恐龙蛋相似。Jason Gilchrist

这些蛋的直径在10厘米到15厘米之间,大小与现存最大的鸟类——鸵鸟的蛋相似。通过将这些蛋与其他蛋中的恐龙胚胎遗骸进行比较,科学家们确定这些标本很可能来自镰刀龙类(Therizinosauroidea)家族。

蛋壳具有很高的孔隙率,这意味着它们含有许多微小的孔洞。研究人员将其与现存物种的蛋进行了比较。我们知道这些恐龙生活在干旱的环境中,而这些栖息地中的动物(例如鸵鸟)通常产下孔隙少的蛋,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分流失。

Eggshell pores visible in the dinosaur egg fossil
恐龙蛋化石中可见的蛋壳孔隙。Kohei Tanaka

然而,Javkhlant蛋壳的高孔隙率与澳洲的 巨型足鸟(如林鸁)和鳄鱼的蛋相似。这些物种会将它们的蛋覆盖或埋在富含有机物的材料中,这些材料在分解时会产生热量,从而孵化蛋。Javkhlant蛋的高孔隙率表明,这些恐龙也这样做,因为高孔隙率会使发育中的胚胎更容易在腐烂植被潮湿、缺氧的环境中呼吸。

化石还表明,所有蛋都在同一个繁殖季节产下并孵化,这为恐龙群居筑巢提供了证据。其中约60%的蛋成功孵化,孵化率相对较高,与现代鸟类和鳄鱼保护它们的蛋的孵化率相似。这支持了这些恐龙也照顾它们的巢穴的论点。

Oviraptor brooding egg clutch
“大妈妈”窃蛋龙孵蛋——亲代抚育的实例?Ghedoghedo/Wikimedia Commons

关于恐龙亲代抚育的最著名证据来自一块被认为是正在孵蛋的“大妈妈”窃蛋龙的化石,它被发现坐在 一窝蛋 上。对恐龙骨骼的新认识表明,这只 “大妈妈” 实际上应该被 改名为“大爸爸”。雄性(父性)抚育可能是亲代抚育的原始形式,因为鸟类是从兽脚亚目恐龙进化而来的(鸟类是 the avian dinosaurs)。在现存鸟类中最原始的类群(包括鸵鸟)中,通常是雄鸟孵蛋。

然而,对于我们的镰刀龙类恐龙来说,我们认为它们的蛋是被埋藏的,这意味着父母不需要孵化它们。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完全遗弃了蛋。

现代巨型足鸟和鳄鱼物种,在产卵和埋藏后,对它们的蛋的看管很少或很少去看顾,孵化成功率相对较低(低于50%),因为会受到捕食者的攻击。但是,正如我们所见,Javkhlant的蛋孵化率达到了60%,更高。

群居繁殖

如果成年恐龙不直接孵化它们的蛋,但在一个群居地点保护巢穴,这可能表明是集体防御蛋,或者 集体繁殖,即个体为他人的后代提供“异代”抚育。

然而,巨型足鸟的雏鸟 高度早熟。这意味着它们孵化后就能完全独立生存,因此不需要任何(孵化后)的亲代抚育。所以,尽管高孵化率表明这些恐龙照顾了它们的蛋,但也许它们在幼崽孵化后就不再需要保护它们了。

不幸的是,由于化石记录的局限性,很难找到恐龙集体繁殖和合作抚育的直接证据。我们需要证据表明超过两只成年恐龙照顾同一个巢穴,或者一只成年恐龙照顾比单窝蛋更多的蛋。

无论未来的化石发现带来什么,毫无疑问,它们将为我们理解早已灭绝的恐龙的行为生态学打开更多窗口。我们的理解不仅将来自化石本身,还将受到对现代物种行为的解读的影响。恐龙生态系统的 行为动态 与今天的生态系统并无太大不同。

Jason Gilchrist是爱丁堡纳皮尔大学的生态学家。本文最初发表在 The Conversation

The Conversation
 

更多优惠、评测和购买指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