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一项发表在《BMJ Open Diabetes Research & Care》杂志上的新研究,全球变暖——此前已被证实与无数人类健康问题有关——可能正在增加 2 型糖尿病的患病率,仅在美国就可能导致每年新增 10 万例或更多的病例。
这一令人担忧的发现出现在世界正经历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几年,同时糖尿病发病率已达到流行水平之际。自 1980 年以来,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大约增加了三倍。
超过 2900 万美国人患有糖尿病,另有 8600 万人患有前驱糖尿病,这使他们面临患病的风险。糖尿病患者要么无法产生足够的胰岛素(1 型),要么无法正确使用胰岛素(2 型),导致血糖升高。高血糖可导致心脏病、中风、失明、肾衰竭以及脚趾、脚或腿的截肢。
当然,高温会加剧许多慢性健康状况,包括糖尿病。“对糖尿病患者来说,炎热的天气可能更难熬,”气候变化与健康联盟主任 Mona Sarfaty 说,她并未参与此项研究。
“炎热让人们不愿活动,这意味着他们消耗的卡路里更少,这可能导致体重增加,”她表示,这是患 2 型糖尿病的一个主要危险因素。“此外,糖尿病患者常有肾脏问题。脱水——伴随高温而来——在人们脱水时会加重肾脏问题。”
2 型糖尿病的发生长期以来与日益严重的肥胖问题有关,因为脂肪的堆积会降低身体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但该研究指出了另一种可能对糖尿病发病至关重要的机制:环境温度升高可能对新陈代谢产生的有害影响。较高的温度会降低棕色脂肪(或称“好脂肪”)的活性,棕色脂肪可以将食物转化为身体热量。
根据该研究的作者说,相反,暴露在寒冷中会刺激棕色脂肪,促进适度减重和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从而降低一个人患糖尿病的可能性。
“肥胖只能部分解释室外温度与糖尿病之间的关联,”荷兰莱顿大学医学中心内分泌学教授、该论文的合著者 Patrick Rensen 说。“我们发现,当室外温度较高时,患糖尿病的人越多,但这*不是*因为这些人变胖了。”
寒冷的天气会激活棕色脂肪,棕色脂肪产生热量以保持身体温暖。Rensen 解释说,激活的棕色脂肪“会减少器官中储存的脂肪量,而不一定会减少体重。反之,棕色脂肪活性的降低可能通过增加器官中不必要的脂肪储存导致葡萄糖不耐受和糖尿病,而不一定会增加体重。”
作者表示,这项研究首次证明了全球变暖与全球葡萄糖不耐受之间,以及全球变暖与美国糖尿病发病之间存在关联。
科学家们推测,气温升高通过降低棕色脂肪活性,可能导致了 2 型糖尿病的发病。他们使用了来自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关于美国糖尿病发病率的数据。他们还使用了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全球葡萄糖不耐受患病率的数据。他们将这些数字与国家一级的温度数据进行了比较,以观察它们如何随时间变化。
在控制了年龄、性别、收入和肥胖水平等因素后,研究人员发现,平均气温每升高 1.8 华氏度(约 1 摄氏度),糖尿病发病率和葡萄糖不耐受患病率就会增加。在美国,每 10,000 人中又有 3 人患上糖尿病;在全球,每 10,000 人中又有 17 人患上葡萄糖不耐受。自工业化前时代以来,地球的温度已升高了近 1.8 华氏度。
美国巴吞鲁日彭宁顿生物医学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 Eric Ravussin(未参与此项研究)表示,关于棕色脂肪的研究结果并不让他感到意外,但他担心研究人员是否考虑了全国不同地区存在的种族差异。他表示,例如,西班牙裔、亚洲人和美洲原住民“比其他人种对胰岛素抵抗和糖尿病的遗传易感性更高”。
莱顿大学流行病学家、该研究的合著者 Lisanne Blauw 表示,“通过首先进行按州进行的分析,我们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潜在的地理决定因素的影响——例如南部地区有更多的西班牙裔和墨西哥裔美国人。”
研究人员承认,体力活动可能在他们的发现中起到了作用,因为运动量会随室外温度而变化,但研究期间无法获得有关美国人体力活动的数据。
然而,研究指出,“虽然在炎热天气下体力活动减少“理论上可以解释我们的发现,但研究表明,体力活动在 [约 60°F 至 70°F(约 15.5°C 至 21°C)] 的日温度之间最高,并在更高和更低的温度下都会减少。因此,我们不认为体力活动能够完全解释室外温度与糖尿病发病率之间的正相关关系。”
作者强调,由于他们的研究是观察性的(而非实验性的),因此他们无法得出关于因果关系的明确结论。
“很明显,在这项具体研究中,我们无法证明高温对糖尿病有因果关系,”Rensen 说。“然而,我们确实表明,寒冷环境激活棕色脂肪具有有益的健康效应。所以,感觉有点冷也并非完全不好。”
玛琳·西蒙斯为Nexus Media撰稿,该媒体是一家涵盖气候、能源、政策、艺术和文化的联合新闻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