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协同作战效果最佳。去年,兰德公司的一项研究表明,当两架或多架无人机跟踪同一目标时,它们在追踪目标方面要成功得多。然而,目前操作无人机非常耗费人力,每架无人机都需要一个由飞行员和观察员组成的团队。DARPA 希望通过将更多无人机投入使用——并减少控制它们的人员数量——来解决这两个问题。
这家国防研究机构正在召开一个名为“被拒环境下的协作操作”(Collaborative Operations in Denied Environment),简称 CODE 的会议。其全称意为“在人们积极试图阻止飞行的地区协同工作”,而其缩写表明了 DARPA 解决此问题的希望:通过卓越的编程。在充满危险的天空中成功操作现代军用飞机,并处理所有通信和数据,是空军正在努力解决的问题。在这里,DARPA 希望特别针对无人机解决这个问题。
会议定于 2015 年 3 月在弗吉尼亚州阿灵顿举行,DARPA 正在邀请“具备与 CODE 研究相关,并专注于无人机系统、自主性和协作操作革命性方法的参与者”。
更少《星球大战》中的 X 翼战机,更多《星际争霸》
这一切在某种程度上都归结为自主性。目前,大多数无人机就像其他飞机一样飞行,部分依靠自动驾驶仪来维持飞行状态,而操作员则要实时操控飞行器。这是一项繁琐、需要大量飞行员的工作,特别是对于那些要在同一片空域盘旋 24 小时的侦察无人机。如果无人机足够自主,它们可以在需要更改时随时与任务指挥官联系。
DARPA 将其称为“协作自主”,设想了一个系统,其中一群无人机在一名人类指挥官的领导下协同工作。无人机会观察情况,然后将建议发送给指挥官,指挥官要么同意建议,要么不同意,要么指示无人机收集更多信息。
用一个电子游戏的比喻来说,这将使无人机操作从飞行模拟器(飞行员驾驶一架飞机,密切关注高度和燃油)转移开。相反,这将更像是一款战略游戏,指挥官选择执行预期功能的单位,然后根据情况变化为它们分配新任务。更少《星球大战》中的 X 翼战机,更多《星际争霸》。DARPA 并不期望立即实现完全远程控制的军队,而是设定了一个适度的目标,即一人同时控制六架无人机。(美国海军已经演示了一名水兵同时控制 13 艘机器人巡逻艇,尽管海洋表面环境与天空截然不同。)
如果 CODE 取得成功,无人机将不仅能应对“今天的叛乱”,还能应对“未来的机器人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