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愚蠢的蚊子叮咬可能同时感染寨卡病毒和奇ungunya病毒

北美蚊子携带的病毒“行李”很多
2006年,诺特丹大学(Univ. of Notre Dame)全球健康与传染病中心主任Frank Hadley Collins教授。这张2006年的照片描绘了一只雌性埃及伊蚊(Aedes aegypti)在通过口器(fascicle)吸食人血,其口器已经刺入宿主皮肤,并因反射血液的颜色而呈现红色。在这种情况下,通常情况下毫无戒备的宿主实际上是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的生物医学摄影师的手,他伸出手来让饥饿的蚊子停落并拍摄其吸血的过程。随着蚊子吸入血液,腹部会变得膨胀,从而拉伸外部的骨骼外壳表面,使其变得透明,让收集到的血液在腹内成为可见的、不断增大的红色肿块,正如PHIL# 9175和9176所示。埃及伊蚊是传播登革病毒(DF)和登革出血热(DHF)的主要媒介,它偏好在白天叮咬人类宿主。埃及伊蚊在传播另一种黄病毒——“黄热病”方面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它经常出现在热带环境中,其腿部跗节上的白色条纹虽然是区分埃及伊蚊的特征,但与其他一些蚊子种类相似。此外,请注意其胸部有竖琴状的银白色斑纹,这也是决定性的形态识别特征。摄影师:James Gathany

大多数人都讨厌蚊子,而且谁能责怪他们呢?最起码,我们会把蚊子和令人发痒的红色叮咬联系起来。它们恰好是我们最致命的动物敌人:仅在2015年就有40万人死于疟疾,这相比近年来不断下降的死亡人数已经有了巨大的改善。寨卡病毒病例的近期激增——以及由于全球变暖,该疾病传播到北美等新地区——促使研究人员更加努力地研究这些昆虫是如何如此擅长传播病原体的,以及我们如何才能阻止它们。

但如果你认为寨卡听起来很糟糕,那就想象一下,感染了那种病毒,同时又从同一只烦人的小蚊子身上感染了另一种异国疾病。根据科罗拉多州立大学(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的最新研究,这是完全可能的:科学家们成功地将寨卡病毒和奇ungunya病毒(一种导致人类发烧和关节疼痛的病毒)同时感染了蚊子。当他们测试通常一次叮咬会释放的蚊子唾液量时,他们发现有足够数量的病毒副本可以同时感染人类宿主。该团队还证实了先前的报道,即奇ungunya病毒和登革病毒可以同时存在于同一只蚊子中。是否可能发生可怕的三联感染尚待观察,但近年来这三种病毒都已在北美地区出现。

“在新大陆,患者感染这些病毒中不止一种的可能性,可能比我们预期的更频繁,”格雷格·埃贝尔(Greg Ebel)说,他负责在他实验室进行的这项新研究

他的学生的研究成果于本周在美国热带医学和卫生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Tropical Medicine and Hygiene)2016年年会上发表,但尚未提交发表。埃贝尔坦承,这些研究成果仍处于初步阶段,而且这些结果并不表明这些并发疫情很普遍。事实上,他和他的团队甚至不确定如果一个人同时感染寨卡和奇ungunya病毒会发生什么。

寨卡病毒和登革病毒非常相似,以至于科学家怀疑这两种病毒在进入同一宿主时可能会发生相互作用,但他们还不确定病毒最终会相互抑制还是相互增强。奇ungunya病毒和寨卡病毒如何相互作用(更不用说这三种病毒如何相互作用)是他们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另一个问题。

“当它们一次传播两种病毒时,这会影响发病机制吗?我们真的不知道,”埃贝尔说。

虽然我们很容易对双重或三重病毒感染的可能性感到恐慌,但埃贝尔和他的同事们更关心病毒如何在蚊子体内相互作用,而不是担心理论上的人类症状。人类的情况有点过于牵强,不至于引起立即的担忧,但如果病毒在同一只蚊子中表现出异常行为,那可能会对这些疾病在人类中的传播率产生影响。

根据埃贝尔的说法,未来有许多方法可以改进这项工作。他的团队使用了经过多代实验室饲养的蚊子,而野外昆虫总是更适合研究——毕竟,野外蚊子在每一代都在不断进化,所以实验室的蚊子可能缺乏一些帮助昆虫进行病毒传播的适应性。但使用野外蚊子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你基本上必须做的就是捕捉蚊子,把它们带到实验室,饲养至成年,然后为了感染它们,你必须在实验室里分别培养三种病毒,然后喂给蚊子,并确保你以一比一的比例感染它们每种病毒,然后你必须收集它们的唾液,”埃贝尔喃喃地说,“这非常耗费人力。”

一次多病毒蚊子叮咬不应该成为2016年你最优先考虑的生存危机。但是,更深入地了解这些蚊子如何与不同的病毒相互作用——以及它们是如何进化出这种能力的——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开发出阻止疾病传播的新方法。

 

更多优惠、评测和购买指南

 
Rachel Feltman Avatar

Rachel Feltman

特约编辑

Rachel Feltman 是《流行科学》的特约编辑。她主持并监督热门播客“我这周学到的最奇怪的事情”,并帮助充实杂志的数字版内容。她住在泽西城,与她同样高挑的丈夫和同样年长的猫一起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