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格陵兰可能正朝着与其名称相符的方向发展——而这并非好事。
1800万年来,地球上最大的岛屿(不,澳大利亚不算)的广阔区域都被名副其实的格陵兰冰盖覆盖,这是一个厚度超过两公里、面积达170万平方公里的巨大冰体。但自1990年以来,科学家们注意到,通常在夏季融化、在寒冷月份重新结冰的冰层,今年融化得越来越快,越来越早。在最近发表于《科学进展》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布里斯托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导致融化加剧的来源:阳光。
没错,夏季阳光照射时间越长,不仅仅会让格陵兰遭受严重的晒伤。冰盖正在失去质量,而且失去很多:仅仅百分之一的云量减少就能导致格陵兰冰盖融化27吉吨的冰,并流入海洋。(作为参考,这相当于美国一年的国内供水总量。)
研究团队通过观测天空来更深入地了解加速融化的原因。他们将气象卫星的观测数据与复杂的が候模型相结合,该模型使用温度、湿度和海冰等因素来描述云量的变化。
卫星数据显示,1982年至2009年间,夏季云层覆盖面积减少了84%以上,模型估计自1995年以来,云层覆盖面积每年持续减少1%。该研究的资深作者、布里斯托大学教授J. L. Bamber表示,这并非预测,更像是历史预报。
研究人员了解到夏季云量几十年来一直在减少,因此他们将这些变化与融冰量进行了比较。两者之间存在联系,特别是他们发现,在过去的二十年中,夏季融化量的增加伴随着由于云量减少而到达地球的短波太阳辐射量增加。这种过量的太阳辐射提供了更多的能量,使冰能够更快地融化。

融冰的传统解释是温度:世界正在变暖。Bamber说,温度可能仍然起着作用,但它不是这个冰雪故事中唯一的因素。
“有很多研究表明,北极地区的温度一直在上升,”Bamber说。“科学界认为这是导致冰川融化的主导因素。但我们发现,阳光增加是主导因素。”他补充说,阳光造成了约三分之二的冰川融化,而气温升高则占其余三分之一。
研究人员还想知道为什么云量会减少。他们发现,大规模的天气变化——特别是高低压系统振荡的扰动——与云量减少有关。这些高压系统的普遍存在(对于非气象学家来说,这是个好天气)反过来会增加到达岛屿冰面的太阳辐射量,并加速冰川融化。
范德堡大学(未参与该研究)的教授Ralf Bennartz说:“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发现。“我认为重要的是,这些云不会凭空出现或消失。它们嵌入在大范围的大气环流变化之中。”
但这这对世界其他地区意味着什么呢?嗯,冰融化后,它必须去某个地方;它会流入海洋。Bamber说,格陵兰目前是新增海水量的最大单一来源(自1995年以来贡献了4000吉吨的融冰),而且它还有很多冰——足以使全球海平面上升20多英尺。
Bamber说:“即使格陵兰冰量的微小变化也会对海平面产生影响。”
Bennartz认为,现在重要的研究问题是,随着天气的持续变化,这些模式将如何改变。该研究指出,天气模式的变化与全球变暖有关,如果当前趋势不受干扰,我们可能会看到冰川融化继续推高海平面。
Bennartz问道:“这会加剧变暖的影响吗?“这会在某个时候停止,还是会持续下去,直到我们达到一个无云格陵兰的程度?”根据这项研究的结果,这将导致大面积地表融化。
Bamber表示,很难说这些云量的变化是否可以缓解。现在,我们只能希望格陵兰未来能有更多阴天(这样我们就不会都淹死在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