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已经知道,气候变化引发的长期干旱、高温和强降雨会给农业带来灾难。但还有更令人担忧的消息。
根据《环境健康展望》杂志上发表的一项新研究,如果我们无动于衷,排放产生的不断增长的大气二氧化碳水平将严重损害小麦、水稻和其他主要作物的营养价值,使全球数百万人面临蛋白质缺乏的危险。
“这些发现令人惊讶,”该研究的作者、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环境健康系的资深研究员Samuel S. Myers说道。“如果 15 年前我们坐下来一起预测人为二氧化碳排放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我们不会想到我们的食物会变得营养价值更低。如果我们破坏和改变了我们星球上大部分的自然系统,我们就会继续遇到这样的意外。”
研究表明,如果二氧化碳水平按预期继续上升,到 2050 年,18 个国家的人口可能损失超过 5% 的膳食蛋白质。据估计,全球 76% 的人口日常蛋白质主要来自植物。为了计算当前和未来的蛋白质缺乏风险,研究人员结合了作物暴露于高浓度二氧化碳的实验数据、全球饮食信息和收入不平等指标。
科学家们发现,在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情况下,大米、小麦、大麦和马铃薯的蛋白质含量下降了 6% 到 14%。这项被认为是首次量化这种风险的研究估计,在全球已“有数亿人遭受蛋白质缺乏,他们的缺乏症将加剧”的基础上,还将有约 1.5 亿人遭受这种营养损失,Myers 说。

Myers 和同事发表在《GeoHealth》上的一篇配套论文发现,类似的二氧化碳相关性降低了铁含量,这可能会加剧全球严重的缺铁问题。这对于 5 岁以下的儿童以及估计有 10 亿育龄妇女来说,可能尤其糟糕。该研究预计,由于二氧化碳的影响,膳食铁将损失近 4%。
Myers 说,总的来说,这些营养缺乏“代表了非常高的疾病负担”。“它们会杀死人。”蛋白质缺乏会导致发育迟缓、肌肉萎缩、低出生体重、发育迟缓、虚弱和疲劳等问题。缺铁会导致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率升高、智商降低和工作能力下降。
Myers 在 2015 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也讨论了锌缺乏症——这篇文章同样由 Myers 撰写——由于其对免疫系统功能的有害影响,可能导致儿童传染病死亡率更高。该研究预测,升高的二氧化碳排放可能会导致约 2 亿人陷入锌缺乏症。
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将面临持续的挑战,那里有数百万人已经患有蛋白质缺乏症,而南亚国家(包括印度)的问题日益严重,这些国家的水稻和小麦提供了大量的日常蛋白质。根据这项研究,印度可能损失其标准饮食中超过 5% 的蛋白质,使预计的 5300 万人面临新的蛋白质缺乏风险。
“这些发现凸显了一个主要的公平问题,”Myers 说。“那些将对(日益增长的)二氧化碳排放负主要责任的人……几乎与将受苦的人群是完全相反的。富裕的世界将排放二氧化碳,使那些饮食最不多样化的最贫穷的人处于危险之中。”此外,他还补充说:“当今的人口通过我们的二氧化碳排放,正在损害后代的健康。”

他承认,这项研究提出的营养问题可能会使气候活动家、科学家和其他人日益增长的呼吁人们采取更多以植物为主的饮食方式来减少碳足迹和抵消饲养牛用于人类消费所产生的排放的呼吁变得复杂化。
Myers 说:“低收入国家的人们显然会从饮食中摄入更多的动物源性食物中受益,而不是更少。”“这甚至更真实……因为动物源性食物往往富含铁、锌和蛋白质。对于世界富裕地区的大多数人来说,他们可以获得足够的这些营养,并且会从减少肉类摄入(尤其是红肉)中获得健康益处。因此,建议应该取决于我们谈论的是哪些人群。”
他指出,北美人的膳食铁、锌和蛋白质通常是足够的,除非他们有非常特殊的饮食。然而,“对富裕世界人口来说,与蛋白质下降相关的有一个有趣的挑战是,我们知道用膳食碳水化合物代替膳食蛋白质会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因此,“我们可能会略微增加非常大人口患心脏病的风险。”
如果社会不愿或无力减少排放,Myers 认为有几种应对方法。至少有一项研究建议人们在饮食中多吃豆类来替代牛肉。另一项研究建议人类尝试可食用昆虫,特别是蟋蟀和面包虫。
Myers 说:“多吃豆类(如豆子、豌豆、扁豆、鹰嘴豆)将有助于缓解蛋白质缺乏,因为豆类富含蛋白质,并且对二氧化碳上升的反应中蛋白质损失比谷物少。”“总的来说,为动物源性食物摄入量非常低的低收入人群提供更多样化的饮食和更多动物源性食物将有帮助。”
他补充说:“对农作物进行铁和锌的生物强化是可能的,同样也可以培育对这些二氧化碳影响不太敏感的作物。”“在极端情况下,可以考虑补充,尽管这很复杂,需要谨慎管理。”
他说,总的来说,最好的方法是仔细监测弱势人群的营养充足性,并寻找鼓励更多样化和营养丰富的饮食的方法。“当然,这几十年来一直如此,我们仍然有超过十亿人遭受着由营养缺乏症引起的巨大疾病负担,所以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玛琳·西蒙斯为Nexus Media撰稿,该媒体是一家涵盖气候、能源、政策、艺术和文化的联合新闻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