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仅满足于将南海岛礁变成机场,还在寻求通过建造巨型漂浮岛屿来扩大其海军基地活动。
一家建筑公司冀东发展集团(JDG)和海南海工公司(“海”在普通话中是海洋的意思)提议建造一个多功能用途的漂浮海基,用于旅游、航运、发电和海上化石燃料开采。该漂浮海基将设在南海,用于后勤保障活动。
目前,最大的海上漂浮平台是天然气和石油生产设施,其中澳大利亚壳牌公司的“普瑞德”号是世界上最大的。该公司由三星重工和泰克尼普建造,长488米,宽74米,满载排水量为60万吨。“普瑞德”号拥有双体船的双船体,目前停泊在澳大利亚西北部同名气田附近。
冀东发展集团的漂浮岛屿设计是模块化的,由多个半潜式船体部分组装而成。它们将有三种尺寸。较小的岛屿长300米,宽90米;中等大小的岛屿宽120米,长600米;较大的岛屿长900米,宽120米。假设船体吃水深度约为16米,这些岛屿的满载排水量可能分别为40万吨和150万吨。
然而,该设计允许通过连接更多半潜式船体模块,就像乐高积木一样,使岛屿的规模可以大得多。尽管单个模块的尺寸很大,但这些漂浮岛屿可以通过半潜式重型起重船从陆地船厂运输模块,并在深海海域轻松组装。
冀东发展集团漂浮岛屿的技术描述是“深海支援基地”。也就是说,与实际岛屿不同,它们将是可移动的。冀东发展集团总经理王延东表示,这些岛屿的移动速度可达每小时18公里。这些漂浮岛屿可以用作海上风电场、石油生产以及快速部署的海上港口。虽然冀东发展集团提到了该岛屿作为海上移动度假村的潜力,可以在夏季从渤海湾北部移至冬季的热带海南,但冀东发展集团新闻发布会上有一名解放军军官的出现,引发了人们对冀东发展集团漂浮岛屿未来军事用途的疑问。
在战争中,漂浮岛屿的计划包括英国皇家海军的“哈布卡克”计划,这是一个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制造原型的巨型冰和混凝土航空母舰,以及美国海军21世纪初的联合海上移动基地计划,该计划的研究要求能够容纳一个1.5英里长的飞机跑道。这些计划的目标是,一个移动的漂浮岛屿可以搭载比航空母舰或两栖攻击群多得多的飞机和士兵。中国模块化漂浮岛屿设计的另一个军事优势是,其庞大的规模和分段式建造使其极难被击沉(对手必须击中大量模块才能损害岛屿的适航性)。
对中国而言,漂浮岛屿空军基地除了明显部署到争议岛屿外,还可以成为一种新型的全球军事投射工具,特别是可以弥补中国与美国相比的战略劣势之一,即缺乏海外军事基地。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可以利用物资充足的漂浮岛屿进行反海盗任务和人道主义救援。更具进攻性的用途包括在潜在战场水域进行临时或永久部署。
感谢:Hongjian、Jeff Head和Henri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