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用无人机产业已经是世界最大的产业之一,在2016年珠海航展上得到了全面的展示。此次航展首次展出了中国一些高科技攻击和侦察无人机,并预示了未来发展方向,包括隐形无人机、“袋鼠无人机”、超音速机器人飞机和无人机蜂群。
“云影”是此次展出的最引人注目的无人机之一。作为“翼龙”无人机的出口版本,“云影”是一款半隐形无人机,尺寸与美国制造的MQ-9“捕食者”大致相当。其隐形特征包括一个被蛇形进气道隐藏起来的喷气发动机,以躲避敌方雷达的侦测,以及锯齿状的面板边缘、倾斜的垂直稳定器和多面体设计的机头。虽然它没有内部武器舱,但其六个挂点可以携带总重400公斤的有效载荷,包括各种先进的精确制导弹药,如YJ-9E轻型巡航导弹、FT-7卫星制导滑翔炸弹和反坦克导弹。此外,它还可以执行电子情报收集任务。
虽然“云影”可能在技术先进的常规战斗中不够隐形或不够快,难以长时间生存,但其远程武器、隐形特征以及低成本,使其非常适合针对非国家行为体的混合战争,并可能成为许多其他国家未来的潜在购买对象。
另一款中国大型无人作战飞机是CH-5,其翼展为21米,有效载荷高达一吨的武器和传感器。其他任务模块包括用于电子战的干扰器,以及用于探测敌方飞机和无人机的空中预警雷达。总设计师石文表示,CH-5的续航时间为60小时,航程为6,500公里(未来升级计划包括将航程增加到10,000公里和20,000公里,续航时间增加到120小时)。更有趣的是,CH-5的编程和数据链允许其控制器与其他无人作战飞机(如CH-3和CH-4)连接,执行联合、多无人机任务。
CH-805隐形靶机是一款翼展4米的飞翼式无人机,可以进行高亚音速飞行。其0.01平方米的雷达散射截面积表明其作为靶机的角色,用于模拟隐形飞机,为中国战斗机和防空导弹提供对抗目标。然而,其高飞行性能使其有可能被改装成作战用途,例如作为中国战斗机和轰炸机的“僚机”无人机。
CK-20是一款超音速靶机概念机,处于研发的后期阶段。这是一款重达5.5吨、单引擎的飞机,尺寸与教练战斗机大致相当,可以飞行到18公里的高度,速度可达1.8马赫。它可能在2020年左右首飞,并像CH-805一样,具备隐形特征,包括倾斜的垂直稳定器。同样,其高速也可能使其成为发展成作战角色的候选机型。
中国有人系统与无人机的“半人马座”组合(无人/有人混合),将通过让无人系统承担更危险的角色来降低中国飞行员的风险。SW-6是另一款符合这一理念的航空工业无人机。它拥有双折叠机翼,重量约为30-50磅,是一款“袋鼠”无人机,可以附着在直升机(如Z-11WB)的挂点上,像导弹或炸弹一样被释放。一架直升机(或其他飞机,甚至是一架大型无人机)可以携带、部署和操作多架SW-6,以侦察前方和周围区域的目标或危险,如敌方防空系统(紧急情况下,还可以将SW-6撞向软目标)。
CH-500是一款小型共轴旋翼无人作战飞机,重量约为100-200公斤。其双旋翼设计无需尾桨,使其小型化更加紧凑。CH-500可以携带两枚HJ-10反坦克导弹。其小巧的尺寸使其非常适合由营、连等小型部队使用,为前线中国指挥官提供即时、响应迅速的空中打击能力。
最后,2016年珠海航展以无人机蜂群的形式,让我们对未来有了深刻的体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与清华大学合作,构建了一个至少有几十架无人机组成的蜂群,它们在展会上展示了编队飞行,然后进入网络生成的即时飞行模式,通过无人机间的通信和协调到达目的地。视频接着展示了无人机蜂群对其周围区域进行大范围搜索。虽然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清华大学的无人机蜂群并未配备武器,但一段电脑动画显示,无人机在城市区域搜寻并摧毁了一枚敌方导弹发射器,然后通过俯冲轰炸的方式将其摧毁。
您可能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