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正在为一种具有军事和民用应用前景的颠覆性技术——高超音速发动机——建设商业化生产工厂。
该研究所的超燃冲压发动机首席科学家樊学军告诉《南华早报》,位于安徽合肥的工厂将生产一系列高超音速发动机,负责运营的国有企业最终将对私人投资者开放。

那么,什么是超燃冲压发动机?它是一种吸气式喷气发动机,允许空气以超音速流过。这使得飞机能够达到传统超燃冲压发动机(其前进运动将气流压缩到亚音速)无法达到的高超音速(5马赫以上)。
合肥工厂生产的超燃冲压发动机很可能将成为涡轮火箭组合循环(TRCC)发动机的一部分,该发动机使用(1)用于亚音速和低超音速的涡轮风扇喷气发动机、(2)用于过渡到超燃冲压发动机模式的冲压发动机,以及(3)用于最高速度的火箭发动机。TRCC发动机将允许可重复使用的高超音速飞机,从而降低运营成本。

由于工厂建设方案已在制定中,首台TRCC发动机很可能将使用现有的中国涡轮风扇发动机,即WS-10或WS-118。
最大推力约为13吨的WS-10发动机被用于J-11和J-16战斗机。WS-118是苏联D-30发动机的仿制品,可以加装加力燃烧器以实现超音速性能。随着中国发动机技术的进步,能够超音速巡航且无需耗油的加力燃烧器即可实现超音速性能的WS-15发动机,可能成为未来TRCC发动机的跳板。
目前尚不清楚合肥何时开始生产高超音速发动机。但可以肯定的是,TRCC超燃冲压发动机将是中国军队的福音。这项技术使得生产远程高超音速飞机——那种可以飞行近太空并能超越现有防空系统的飞机——变得更加可行。毫不夸张地说,如果建造出这种飞机,其侦察和打击能力将颠覆世界范围内的空战和战略。
在民用方面,高超音速飞机的生产将重新定义可重复使用的太空发射市场。这些发动机将为可重复使用的飞机廉价地向太空发射卫星和人员铺平道路。最初,高超音速发动机可能会驱动中国分级入轨(DSTO)空间飞机的第一级,该飞机将达到高超音速以发射第二级火箭进入轨道。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CASIC)制造的腾云就是一例计划中的中国DSTO系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CASC)计划在2030年后推出一款单级入轨(SSTO)空间飞机,该飞机将配备足够强大的火箭发动机,可以直接飞向轨道。
您可能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 中国的极超音速飞机将能在两小时内从北京飞到纽约
- 中国到 2050 年可能成为主要的太空强国
- 到 2030 年,美国和中国的飞机时速可能达到 4000 英里
- 一览中国最令人兴奋的高超音速航空航天项目
- 中国的混合动力空天飞机可能重塑 21 世纪太空竞赛
- 中国高超音速发动机获奖,重塑速度竞赛?
Peter Warren Singer是一位战略家,也是新美国基金会的高级研究员。他被《防务新闻》评为影响国防事务的100位最具影响力人物之一。他还被美国陆军训练与条令司令部授予官方“疯狂科学家”称号。Jeffrey是华盛顿特区附近的一位国家安全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