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剑无人机(UAV)是中国的一款隐形攻击无人机,刚刚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考虑到中国隐形无人机的保密性——关于利剑的图片相对较少,尤其与J-20战斗机相比——利剑获奖的消息相当引人注目。这款被称为“利剑”的无人机被吹捧为中国航空技术的巨大胜利。事实也确实如此。
利剑是第一个非北约的隐形无人作战飞机(UCAV)。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建造,其中大部分工作由洪都航空工业集团完成,利剑于2013年11月首次飞行。这款无人作战飞机看起来有点像B-2飞翼轰炸机的缩小版,拥有两个内部弹仓,有效载荷可能约为4400磅。它使用的是一款无加力燃烧的WS-13涡轮风扇发动机,带有S型进气道以躲避敌方雷达(第一架利剑由于是技术验证机,未使用隐形尾喷口)。它的长度约为33英尺,翼展约为46英尺。
其他类似的外国系统包括美国的X-47B、英国的Taranis和法国的Neuron。隐形无人作战飞机相对于有人驾驶飞机具有许多优势:它们可以将相同的内部载荷装载到更小的机身上,并且航程更远,此外还具有无人驾驶飞机的一般优势,如更长的飞行时间。
来自中国互联网的报道表明,第二架,也是更隐形的一架利剑,已于去年开始试飞(配备了隐形发动机)。如果原型机的试飞进展顺利,与第一架原型机的初期试飞一样,利剑可能最早在2019-2020年服役。
最初,人们认为利剑将被用于在防空网络密集的地区进行侦察,以及跟踪外国军舰。随着中国对利剑的熟悉程度提高,它可能会被用作“首入”(first through the door)武器,对抗高度设防的高价值目标,用于作战任务,还可以作为其他无人机和舰载机的空中加油机(类似于美国的MQ-25计划)。甚至有可能为中国计划中的新一代弹射式航母开发舰载机版本。
最终,分布式系统和人工智能的进步可能有助于利剑在无人/有人作战概念中成为有人驾驶飞机的机器人僚机。它甚至可以自主执行任务。
您可能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