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有的黑猩猩至少有时会吃动物,范围从蚂蚁和白蚁到野猪甚至狒狒。事实上,猴子通常是菜单上最频繁的食物,在某些情况下,黑猩猩可以吃掉大量的猴子,以至于威胁到消灭整个种群。塞内加尔的一个群体甚至会猎杀被称为婴猴的、像老鼠一样小的灵长类动物,它们使用矛状工具先探测婴猴白天躲藏的洞穴,然后伸手进去抓住它们的猎物。
因此,黑猩猩被称为足智多谋的食客是恰如其分的。但直到现在,科学家们从未观察到它们吃爬行动物。
这一切都改变了,这要归功于中非加蓬大西洋沿岸洛昂戈国家公园的一群野生黑猩猩。这些黑猩猩最近已经习惯了人类的存在,这意味着科学家们现在可以看到它们像在自然界中一样行动。并且,在《科学报告》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中,一组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已经观察到了以前在黑猩猩身上未曾见过的行为。
这些黑猩猩会定期捕捉、杀死并食用从森林地面抓来的陆龟。对于我们这些也研究黑猩猩行为的人来说,这项发现尤其令人兴奋,因为这些动物获取龟肉的方式是将龟壳反复砸向树干,直到龟壳破裂。

这种“打击式觅食”——将某些食物敲打至破裂——在其他地方的黑猩猩身上也曾被发现,但从未用于获取肉类。例如,在塞内加尔的黑猩猩曾被观察到敲打猴面包树的果壳以取出内部柔软的、带有果肉的种子。从塞拉利昂到科特迪瓦,西非黑猩猩使用石头和木锤来砸开被包裹在保护性外壳中的坚果。
总的来说,这种敲打行为被认为是更复杂的工具使用的第一步,这种工具让早期人类祖先得以繁荣发展。尽管获取那些通常受保护的坚果、种子,以及现在还有肉类有明显的好处,但为什么其他黑猩猩群体不这样做,这个问题仍然没有答案。

这种新发现的黑猩猩打击行为会在龟壳上留下显著的损坏痕迹,并可能损坏作为砧板的树干。因此,留下的证据对我们灵长类考古学家来说很有价值,我们利用考古学技术来理解非人类灵长类动物的物理遗迹。我们在这个新兴学科中的工作依赖于物质文物——例如破碎的龟壳——来以我们研究早期人类的方式来重建当代的灵长类动物行为。
我们长期以来一直认为,重建早期人类的食肉行为取决于我们发现石器化石和加工过的动物骨骼上的切割痕迹。现在,我们可以将龟壳添加到这个名单中。此前,科学家们曾研究破碎的乌龟遗骸,并认为乌龟可能是早期人类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洛昂戈的黑猩猩让我们得以一窥这种肉类可能在我们早期祖先身上扮演的角色。
新的发现还揭示了更令人瞩目的东西。在他们的观察中,研究人员描述了另一种新行为:将一个龟壳存放在树叉中,随后同一只雄性黑猩猩将其取回并食用。

这种“面向未来的认知”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人类独有的,但实验证据表明,包括类人猿和一些鸟类在内的其他物种也可能拥有它。如果黑猩猩确实能够预见到未来状态(我会饿)与当前状态(我不饿)不同,那么就需要对它们的认知进行更细致的解读。事实上,对该物种的仔细研究可能会揭示更多这种未来规划的例子。
现在很清楚的是,随着越来越多的野生黑猩猩群体适应了人类的存在,科学家们观察到了新的、出乎意料的行为——其中一些挑战了我们对进化以及何为“人”的理解。此外,不同群体之间行为的差异凸显了我们最近的亲戚之间非凡的文化多样性。
与我们自身进化进行比较的机会正在变成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因为人类对地球的侵占威胁着全球的野生灵长类动物种群。我们知道,人类的存在不仅直接破坏了灵长类动物的栖息地和生命,还导致了行为多样性的丧失。保护最后剩余的野生类人猿种群已经变得刻不容缓,否则我们的同类灵长类动物将永远消失。随着它们的灭绝,也将消失它们自身遗产的一部分以及我们自身进化的一扇窗口。
Lydia Luncz 是牛津大学行为进化实验灵长类模型实验室的研究员。Alexander Piel 是利物浦约翰摩尔斯大学动物行为学讲师。Fiona Stewart 是利物浦约翰摩尔斯大学灵长类学客座讲师。本文最初发表于The Convers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