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64年,动物福利活动家露丝·哈里森出版了一本名为《动物机器》的书,引起了公众的强烈抗议。她生动地描述了战后集约化养殖,引发了关于动物福利的讨论,并促成了新的动物保护指南的出台。由此,“五项自由”应运而生。它们规定动物应该享有
- 免于饥渴
- 免于不适
- 免于疼痛、损伤或疾病
- 能够表达天性
- 免于恐惧和紧迫
“五项自由”被用作评估全球动物福利的标准,但因其侧重于限制痛苦而非为动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而受到批评。英国家禽福利委员会于2009年重新审视了这些标准,并提出了一个新问题,从而改变了我们对动物福利的看法。这种动物是否“值得活着”?
仅仅知道动物是否在受苦已不足够,我们还需要知道它是否快乐。但是,在没有咧嘴大笑或摇尾巴的情况下,我们如何判断一只鸡是否快乐呢?

研究那些具有明显情感表达特征的驯化动物的研究人员占有优势。我们知道,当狗向右摇尾巴时,它们更快乐。我们知道,老鼠被挠痒痒时会笑,并且我们知道老鼠、兔子、马和绵羊在没有疼痛时会做出哪些面部表情。但我们还没有一个积极的行为指标来衡量鸡的情绪——而我们确实需要一个。
玩耍与快乐
目前养殖业中主要有两种类型的鸡——肉鸡,用于生产肉类;以及蛋鸡,用于生产鸡蛋。鸡肉需求巨大,很快将成为世界上消费最多的肉类。仅在英国,2018年就有超过10亿只肉鸡被屠宰。
有很多方法可以判断一只鸡是否在受苦。但是,要为养殖的肉鸡创造真正的积极环境,研究人员必须找到衡量它们满足感的方法。
识别农场动物的玩耍行为是监测其福利的一种有用方法,尽管这对科学家来说是一项令人沮丧的任务。动物玩耍因物种而异。大多数时候,玩耍会浪费宝贵的能量,并且尚未与任何未来的好处明确联系起来。动物在食物稀缺、受伤或害怕时似乎不会玩耍。
玩耍似乎也是一种自我奖励的行为——动物玩耍是因为感觉很好,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认为玩耍与积极情绪有关。在儿童身上,缺乏玩耍是抑郁症的核心症状之一。
家禽的玩耍样行为最早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被描述,研究人员详细记录了幼鸟的“争斗”、“嬉戏”和“抢食”。在随后的几年里,它们被重新命名为“攻击性”或“奔跑”。这可能是因为科学家普遍不愿将情感或意识归因于鸟类。但这些行为符合公认的动物玩耍定义,并且它们在现代肉鸡中的存在可能正是我们正在寻找的快乐指标。

改善牲畜的生活
无论是在鸡舍里散步,都可以很容易地看到争斗和嬉戏。你身后留下的空地会涌入一片白色的身体。它们疯狂地奔跑,挥舞着翅膀,快速地改变方向。这是会传染的,一旦一只开始,所有的鸡都会在无意义的动作中疯狂地奔跑。
有时它们会互相碰撞,后退一步,抬起脖子上的羽毛,喙几乎触碰在一起。它们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地攻击,这都是虚张声势,很容易被其他鸟类或看到饲料槽而分心。
嬉戏具有运动旋转玩耍的所有特征,这是另一种说法,指的是动物无缘无故地跳跃或奔跑。在许多动物身上都有这种玩耍的记载,包括猪、海豹、猴子、牛犊和狼。争斗也似乎是成年打斗的一种幼年形式,或者说是鸡版本的打闹。
抢食是一种奇怪的行为,类似于社交物体玩耍,即与另一只动物玩耍涉及一个物体,例如拔河。之所以称之为“抢食”,是因为小鸡会捡起通常呈棒状或蠕虫状的物体(有时是我来不及捡起的笔盖),然后带着它跑来跑去,发出咕咕的声音,直到其他鸟追赶。物体在群体中传递,直到最后一个失去兴趣。
起初人们认为这只是鸡试图阻止另一只鸟吃掉它找到的东西,但即使是被完全隔离饲养的小鸡也会抢食。它们拿到物体时还会发出独特的声音,这也不是隐藏美味食物的好方法。
饥饿似乎与抢食无关,即使在食物充足且给予明显非食物物品的情况下,它们也会这样做。如果肉鸡这样做,这可能是一个好迹象,表明它们的所有其他需求都已得到满足,并且它们正在利用能量玩耍。
自家养并为肉类生产而培育以来,肉鸡的行为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虽然这不是鸡版本的摇尾巴,但这些玩耍行为可以告诉我们很多关于它们情绪状态的信息,并可能帮助研究人员设计出让它们“值得活着”的环境。
Mary Baxter是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动物福利研究员。本文最初发表于The Convers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