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然无人机可以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但真正让它们在家用市场腾飞的是现代。廉价的电子产品、强大的电池、实用的摄像头以及多种无线技术的易于集成,使得一个人只需花费200美元,就可以走进一家苹果商店,然后用手机开始操控一架无人机。对于1976年的人来说,几乎没有什么能说得通,那时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艾姆斯研究中心委托洛克希德导弹与空间公司(Lockheed Missiles & Space Company)进行了一项关于“遥控驾驶航空器民用用途”(Civil Uses Of Remotely Piloted Aircraft)的研究。这项研究,长达328页的精彩内容,在线可查,它让我们得以一窥我们现在所生活的未来的过去。
这项研究展望了1980-1985年,试图预测遥控飞行器创新的下一个十年。以下是研究的核心内容。
如今,需求已远远超出这些估计,美国约有100万架或更多的无人机——尽管如果区分商业用途和爱好用途,差距会显著缩小。成本节省的估计参差不齐,取决于所使用的无人机类型和它所替代的有人驾驶飞机的类型,但无人机肯定是更便宜的选择。直到今天,碰撞规避仍然是最大的安全问题,FAA强制要求在无人机完全融入空域之前,对其“感知与规避”系统进行研究和开发。
研究确定,监视将是人们使用无人机最大的方式,“小区域监视”包含“高价值财产安全”和“冰流侦察”等七个较小的类别,而“大区域监视”则包含“搜索(及救援)”、“捕鱼”和“执法”等八个类别。还有其他用途,例如“通信中继”(这是目前大型现代无人机正在做的事情,甚至小型无人机也尝试过)和农作物喷洒,这也正在进行中。
报告已经强调了续航能力是无人机相对于有人驾驶飞机的主要优势之一,并且在飞行中传输数据也是如此。一张关于农业事故的表格表明,即使在40年前,人们就已经看到了让人类脱离飞机以挽救生命的潜力。报告中有许多深度内容值得探索,而这仅仅是冰山一角。
报告以绝佳的方式结尾。
确实如此。如果整本书太长,NASA自己的执行摘要也在线。它只有区区3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