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世纪 60 年代,当中央公园的总设计师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和卡尔弗特·沃克斯为贝尔维德尔制定初步设计时,他们真正的重点在于风景。贝尔维德尔在意大利语中的意思是“美景”,事实也确实如此。这座由花岗岩和曼哈顿片岩构成的小型岩石城堡,只是一座装饰性的建筑,而不是真正的建筑,它既没有窗户也没有门。这座 “奇特的建筑” 俯瞰着一个巨大的水库,城市曾在此储存来自北部地区的新鲜饮用水。
但在过去的 150 年里,城市、它最喜欢的公园以及 nestled 在其中的城堡都发生了变化。中央公园保护协会最近的修复工作为这座建筑配备了更好的窗户、门,以及就地取材的地热能源,以防止其腐朽。水库早已被排干,取而代之的是大草坪。而贝尔维德尔最令人惊讶的演变,也许是它作为高科技风向标的“第二次生命”。
故事始于 1849 年。那是史密森学会(位于华盛顿特区)开始收集全国各地志愿者提交的天气观测数据的那一年。当地人通过电报发送他们的记录,总部则将这些数据汇总成天气地图,并最终形成预报。当然,几代以来,许多“沙发科学家”都在各自的领域进行着这样的工作;本·富兰克林和 托马斯·杰斐逊都曾一丝不苟地记录过当地的天气。但史密森学会却证明了,将零散的数据整合起来,其价值可以变得多么巨大。
克里斯托弗·斯塔赫尔斯基(Christopher Stachelski),美国国家气象局(National Weather Service)该地区的观测项目负责人表示,在纽约市,个人、学校和医院都为这项天气收集工作做出了贡献。但戈谭(Gotham)在联合这些分散的观天者方面却落后了。直到 1868 年,一位留着小胡子的发明家 丹尼尔·德雷珀(Daniel Draper) 才创立了纽约气象天文台,并领导了该天文台 44 年。
斯塔赫尔斯基说,在早期,德雷珀设计了天文台的大部分原始天气收集设备,包括第一套温度计、气压计、雨量计和风力测量设备。他和他的员工在军械库(Arsenal)工作(斯塔赫尔斯基说,他们甚至可能住在那里),这是一座堡垒般的建筑,实际上比奥姆斯特德和沃克斯为中央公园设计的方案还要早。他们的轮班工作使他们能够一年 365 天、一天 24 小时地进行观测。但变化即将来临。
1911 年,德雷珀宣布即将退休。在独立收集了数十年的数据后,纽约气象天文台被成立于 1870 年的国家气象局吸收。当有传言说市政府将拆除军械库时,中央公园的科学家们还是 迁移到了贝尔维德尔。市政府后来并没有拆除军械库;如今它是一个艺术画廊。但斯塔赫尔斯基说,当时,由于缺乏防风雨措施,军械库“正在分崩离析”,研究人员担心他们的纸质记录的完整性,这加速了搬迁。
为了将通风的贝尔维德尔变成一个可用的办公室,气象学家安装了窗户和门。为了给风力监测器腾出空间,他们砍掉了贝尔维德尔塔顶的尖顶,并将细长的白色设备放置在女儿墙之间。为了记录温度,他们在附近的视野岩(Vista Rock)地面上建造了一个带围栏的区域来存放设备。这不是一个受欢迎的决定:在 1922 年的一篇《纽约时报》文章中,标题是“政府声称侵占公园”,一位愤怒的艺术家称之为“猪圈”和“非法入侵”。如今,这里仍然有一个这样的区域——一块链条围起来的土地,上面有一层肥沃的土壤,以防止仪器过热,里面充满了嗡嗡作响的机器。正是通过这个地点(以及仍然位于建筑物顶部的风力监测器)收集到的数据,WNYC 才能分享“今天早上中央公园的天气”。
尽管中央公园在公众眼中如此显眼,但对气象局来说,它一直是一个次要的站点。自 1911 年以来,其 纽约市主要观测中心 一直设在炮台公园的怀特沃尔大楼(Whitewall Building)。(此前,总督岛的哥伦布堡、库珀联合学院和曼哈顿人寿保险大楼也曾设有设备和人员。)但到了 1960 年,该机构搬到了洛克菲勒中心。他们有充足的行政空间,但却没有地方放置他们的设备。因此,气象学家决定将中央公园作为纽约市天气观测的中心。
空间限制使得这一转变成为必要,但技术上的巨大进步使其成为可能。几个世纪以来,观测天气一直是 24 小时不间断的人工值守工作。但到了 20 世纪 60 年代,设备能够将数据发送到总部。“他们安装了一些设备,可以在洛克菲勒中心生成读数,这样他们就不必每天都去那里了,”斯塔赫尔斯基说。工作人员只会在设备需要维护或出现故障时才去公园。
今天的情况也差不多。这里有一个防冻风速传感器,斯塔赫尔斯基将其描述为从底座上伸出的三个小叶片,旋转以计算风速和风向。还有一个电子温度传感器、一个电子湿度传感器、一个自动雨量计、一个能看到 10 英里以外的能见度传感器、一个能探测雾霾和降雪等天气现象的传感器,以及一个能分析高达 12,000 英尺的云高的测高仪。工程师会根据需要访问该地点,通常每隔几周或几个月一次。但绝大多数情况下,数据通过电话线自动传输到长岛的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Brookhaven National Lab),斯塔赫尔斯基和他的同事们现在在那里工作。唯一仍然是人工测量的是降雪量,这由纽约市公园部门“作为一项善意的服务”来执行。
“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两代人了,现在即将进入第三代,”斯塔赫尔斯基说。“所以,这就是大多数人真正了解的纽约市观测。”
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对世界各地的天气收集者来说都是一件好事。正如安德鲁·布鲁姆(Andrew Blum)在他的新书《天气机器》中所描述的,准确的数据收集、快速传输以及超级计算机甚至人工智能的分析,使得我们的天气预报如此准确和无处不在,以至于人们只有在预报不准时才会讨论它。
但这一转变对贝尔维德尔来说却很艰难,在国家气象局迁往 30 洛克之后,贝尔维德尔很快就破败了。这座建筑很快被涂鸦覆盖,石砌的外观开始 crumbling。公园的其余部分也好不到哪里去。由于缺乏适当的维护,草坪干涸,奥姆斯特德和沃克斯心爱的建筑看起来破败不堪,被木板封住,被遗弃。公园曾经作为共享休闲空间的光辉声誉逐渐 erode,直到它成为一个可怕的城市中又一个破败的地方。整个时代可以(而且常常)用 1975 年《纽约每日新闻》的封面标题来概括:“福特对纽约市:去死吧。”
这不仅对公园爱好者,也对国家气象局造成了问题。尽管气象学家受益于快速的技术进步,但他们的科学仍然需要一致性。但是,正如《纽约时报》在 1977 年所写的那样,“暴徒”闯入,拔掉电路,损坏或盗窃了测量仪表。据报道,该机构正在考虑彻底搬迁,放弃一个拥有数十年连续记录的地点,以寻求一片宁静。
幸运的是,大约在那时,风向开始转变。1980 年,热心的市民成立了中央公园保护协会(Central Park Conservancy),该协会此后已筹集了 10 亿美元用于修复和维护公园。贝尔维德尔是保护协会的一个重点项目,该协会于 1983 年(1995 年和 2019 年又进行了两次)对其进行了首次翻新。虽然其目标是确保未来几代人都能看到美丽的风景,但保护协会在此过程中也保存了一项罕见的天气遗产。
斯塔赫尔斯基说,在 20 世纪 40 年代和 50 年代,随着商业航空的兴起,大多数气象站都迁往了当地机场。(在 NOAA 的这个 交互式地图 上找到你家乡的站点。)但少数几个城市保留了它们的“市中心站点”,即纽约市、巴尔的摩、旧金山、大西洋城和查尔斯顿。虽然纽约市民可以从拉瓜迪亚机场、纽瓦克机场和肯尼迪国际机场获取数据,但贝尔维德尔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种大多数美国人无法获得的东西:150 年来对头顶天空的持续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