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一个28岁的科技迷。和我的同代人一样,我很少阅读说明书。在与父母、亲戚和年长朋友的交往中,我常常难以理解,为什么他们那一代人会对科技感到如此困惑。是对未知的尝试感到恐惧吗?明明感觉已经铭刻在我的DNA里,为什么对别人来说却如此陌生?任何一位回家的子女都能体会到这种感觉,在拥抱父母后,便被他们不加掩饰地拉到电脑桌前:“这个坏了,快修修。”
但最近,我获得了一些感同身受的启迪时刻。而这一切都发生在驾驶座上。
自从上大学以来(那是一辆1989年的丰田卡罗拉——“白牙”,安息吧),我就没有拥有过汽车。但与《大众科学》的汽车编辑关系不错,偶尔会带来一些福利:我有时会开着新车去趟超市,或者来一次短途周末旅行,顺便帮着测试一下。我与许多汽车的“随意交往”,而非大多数人与一两辆车的“忠贞不渝”,让我有机会频繁地重温第一次坐进陌生驾驶舱的那种感觉。这意味着:我经常在汽车里感到非常困惑。这种困惑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
不适:品尝了一辆强大的梅赛德斯 E-350 BlueTec 柴油车(我第一次开奔驰),我爬进车里,发现之前开这辆车的车主身材比我1.88米的身高要小不少。我心想,没关系,我慢慢驶出停车库,进入纽约市中城拥挤的交通,弓着身子握着方向盘。我调整过无数次座椅。但当我摸索着那些我以为是通用标准的电动座椅控制按钮——在座椅左下方——时,我发现了各种腰部支撑选项,却找不到将座椅往后滑动的按钮。接下来的30分钟,我都 hilariously 弓着身子,直到在曼哈顿大桥上才意识到,梅赛德斯喜欢将主要的座椅控制按钮放在门把手旁边。
轻微恐慌:那个周末晚些时候,我将同一辆梅赛德斯开进皇后区一个不算特别干净的停车位,却意外地发现无法锁车。我按了按电子感应钥匙上的锁车按钮,听到了车门锁扣发出的“咔哒”声。但当我拉动车门把手测试时,车门居然开了。这个过程重复了几次,足以让我开始担心这车不能 unattended leave。直到我把钥匙递给我的同伴,让她走离车辆,我才意识到车门之所以会开,是因为感应器知道我手里拿着钥匙。

沮丧:和许多配置精美的最新款汽车一样,我最近驾驶的一辆大众途锐也配备了一种类似感应器——它可以在低速行驶时探测到车身附近的障碍物,并在认为你即将发生碰撞时发出蜂鸣声,同时降低音响音量。这是个不错的功能。不错,前提是你不在白石桥上经历堵车,从布朗克斯出来。在那里,我们的音乐音量每隔几分钟就减小一次(而且奇怪的是,不会恢复到之前的水平),因为感应器不断探测着同样被困在拥堵中的车辆。即使在静止的交通中,我和我的乘客也无法通过触摸屏控制面板关闭这个功能。
无助:在一辆三菱欧蓝德里,我赶上一场不小的阵雨,又遇到了另一个智能功能——它会根据车速自动调整雨刮器的速度。和许多司机一样,我对雨刮器的频率有自己的偏好——然而我的设置却无法保持。直到我在雨刮杆上找到并切换了“自动模式”,我才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疯了。

荒谬:回到途锐,我的驾驶同伴通过手套箱里的连接线将他的iPhone连接到音响系统。“Good Thing” by Fine Young Cannibals 立即响起。原来,该系统默认会自动播放连接的iPod或iPhone上的第一个播放列表里的第一首歌。不用说,那个周末我们对“Good Thing”那首 jangly 的开场曲变得极其熟悉。
在这一切听起来太像安迪·鲁尼(Andy Rooney)的言论之前,我想明确地说,智能汽车是汽车领域令人欣喜的发展。汽车的科技化进程非常迅速,并且丝毫没有放缓的迹象。但我的困惑不应被视为普遍担忧的原因——我相信,经过一些静止时的摆弄和说明书的阅读,那些最初让我困惑的功能都可以被调整,以适应我的需求和喜好。
而且,对于每一个令人费解的新功能,都有一些可以毫不费力地提升驾驶体验的功能。我几乎在所有新车上都能找到的倒车摄像头,让在现代汽车中平行停车成为驾驶中最令人满意的事情之一。而侧后视镜里的盲点指示灯,就像我开过的那辆马自达6上的那样,在城市交通中变道时极其有用。
那么,更重要的一点是,我不习惯在新的系统里感到迷失。上述每种情况都会导致不同类型的路怒症,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困惑。对于像我这样的人来说,这种提醒几乎是一种慰藉——成百上千万人经常在生活中接触到新的、陌生的技术时,都会体验到这种感觉。
但这同时也给汽车行业带来了挑战:让汽车中日益复杂的科技更容易使用。盲点指示器等功能可以提高驾驶安全性,但我认为,通过触摸屏来弄清楚为什么音响一直在发出哔哔声,可能会抵消这种收益。那么,总体而言,我们是否更安全了?我认为是的,但从我这个局外人对新车的视角来看,有时会觉得我们并非如此。
在汽车里,年轻人更适应科技的无畏尝试受到了限制——在以每小时60英里的速度行驶时,你只能进行有限的探索性摆弄。随着竞争如此激烈,汽车制造商必须更加努力地打造更简单的界面,这些界面需要很少或不需要熟悉度或高级知识就能操作。
因为为了安全起见,在驾驶汽车时,我们都应该感觉自己是技术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