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疫情源自木瓜。有些则源于小狗。最令人担忧的是,那些由于父母未给孩子接种可轻易预防的疫苗而引起的疫情。但加州的甲型肝炎疫情与这些都不同——它几乎完全在无家可归者和滥用药物人群中传播。
截至10月13日,已有超过580人感染该疾病,其中18人死亡。加州州长已宣布进入紧急状态,紧急医疗服务局正在扩大其疫苗接种计划。但尽管这些努力可能会遏制新的甲型肝炎病例涌现,却已经晚了18条生命。我们可能永远无法预防所有病例,但我们仍然可以做得更好。
什么是甲型肝炎?
首先,一些基本信息。甲型肝炎是一种感染肝脏的病毒,会导致腹泻、恶心、发烧、食欲不振和疲劳。它可能致命,虽然大多数人都能完全康复,但有些人会留下终身残疾。“肝炎”本身的意思是“肝脏炎症”,因此有一整个肝炎病毒家族。B型和C型是最常见的,并且可能变成慢性,而A型是短暂的。甲型肝炎可以通过与感染者密切接触传播,包括性接触,但最常见的传播途径是粪口传播。
通常通过粪便传播的疾病会因为基本的卫生条件差而最终进入口中。贫困地区可能存在长期普遍的卫生问题,但在发达国家,如果感染者在处理食物前未正确洗手,也可能传播。2003年,宾夕法尼亚州莫纳卡发生的一起涉及555人的疫情,追溯到一家餐馆的受污染的绿色洋葱。这些洋葱在墨西哥的包装农场被感染。
加州最新的疫情是人传人,这可能与缺乏卫生设施和无家可归者以及吸毒者之间密切的个人接触有关。
滥用药物者是甲肝风险最高的人群,但免疫率最低
毫不奇怪,滥用药物者感染甲型肝炎的疫苗接种率最低。该疫苗直到1995年才上市,尽管CDC现在建议所有儿童都应接种疫苗,但今天的大多数成年人年龄都已超过首次接种疫苗的时期。而且,由于甲型肝炎并不常见,医生通常不会极力推动成年患者接种疫苗。
问题在于,风险最高的人群也最难获得医疗保健。滥用药物者通常不会主动去免费诊所接种疫苗。他们是研究人员称之为“隐蔽人群”——不希望被发现或联系的群体。这些人很难被研究,因此我们只能根据那些设法寻求帮助的人获得模糊的估计,了解有多少人可能生病。
我们所知道的是,滥用药物者和无家可归者最不可能接种疫苗,同时也是最容易感染的人群之一。共用针头可能传播病毒,生活在卫生条件差的环境中也是如此。这些高风险人群在疫情爆发前就应该接种疫苗。这意味着我们需要现在就投资于预防。
疫苗接种工作可以奏效
孩子开始上学时很容易接种疫苗。但要找到那些不太信任医护人员、可能不会主动去诊所的无家可归者,则要困难得多。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无法接触到。
无家可归者和滥用药物者的健康状况在历史上一直被严重低估,但少数尝试为大群体接种疫苗的研究已经相当成功。有一些基本原则可以帮助更多人接种疫苗。诊所可以立即提供疫苗,即使不确定患者是否已接种,因为不会有打太多剂的风险,而且本身就需要两剂。少量金钱激励可以成功地促使患者在无法立即接种疫苗的情况下返回复诊。所有预防措施中最有效的一种似乎是为接受药物成瘾治疗的所有人接种疫苗。
如果现在实施这些措施,就可以挽救生命。但如果我们选择忽视预防性护理,我们将面临更多的疫情。
圣地亚哥现在正在培训急救人员注射甲型肝炎疫苗,但仅限于护士监督下,这将有助于扩大工作的覆盖范围。一些研究表明,在疫情期间进行大规模疫苗接种可以阻止传播。但修复灾难后的洪水损坏,并不能被视为预防未来洪水的可靠计划,这种临时措施也不是长远之计。
几十年后,甲型肝炎疫情可能会大幅下降
在这场公共卫生危机中,唯一令人欣慰的是,我们可能已经在采取行动避免未来的疫情。今天的儿童在满一岁和两岁之间接种甲型肝炎疫苗,如果接种率足够高,我们最终可能会拥有一个大部分人群都免疫的成年群体。但预防未来的疾病需要付出努力,而这取决于我们。父母为孩子接种所有推荐的疫苗至关重要。当这些孩子长大成人时,这可能会成为生死攸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