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初只是一个收集丹麦自然历史博物馆屋顶昆虫的简单爱好,最终却演变成一项关于生物多样性和气候变化的广泛研究。经过 18 年和数万只昆虫的采集,博物馆的昆虫学家发现,受气候和温度变化的影响,许多昆虫物种发生了显著的更替。这项研究涉及的物种如此之多,让我们得以一窥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已产生影响的罕见景象。
来自哥本哈根博物馆的两位昆虫学家 Ole Karsholt 和 Jan Pederson 于 1992 年开始在博物馆楼顶采集昆虫。该研究的首席作者、来自宏观生态学、进化与气候中心的 Peter Søgaard Jørgensen 表示,Karsholt “很好奇究竟是什么东西飞过哥本哈根屋顶。” 每到春季、夏季和秋季的每周,两人都会从设在屋顶的陷阱中采集飞蛾和甲虫。有了如此丰富的数据,他们决定深入研究他们的收藏,看看是否有任何发现。结果确实有,而且相当多。
Karsholt 和 Pederson 收集到的数据量之大令人震惊。他们收集了超过 25 万只昆虫,代表了 1,543 种不同的飞蛾和甲虫。作为参考,这相当于丹麦所有飞蛾物种的 42%,以及所有甲虫物种的 12%。研究人员还利用丹麦气象研究所提供的数据,计算了不同时期的温度变化。
Jørgensen 指出:“陷阱中捕获了许多其他类别的昆虫,但只有甲虫和飞蛾被系统地鉴定并计数了物种。” 他补充说:“如果当时有资源来识别和计数陷阱中所有主要的昆虫类群,我们对昆虫区系变化的了解将会更多,这确实令人兴奋。”
随着气温的升高,当地的昆虫群落以甲虫和飞蛾物种的明显更替作为回应,更多适应寒冷环境的昆虫被挤出。而依赖单一食物来源的专性物种受到的打击尤其严重。Jørgensen 在一份新闻稿中评论道:“理论上可以预测这种趋势,但在如此多的物种中通过观测来证实这一点却极其罕见。”
例如,一种名为坚果象甲 (Curculio nucum) 的甲虫,仅以榛子为食。榛子虽然美味,但不断变化的气温正导致这种植物向北迁移。坚果象甲面临失去唯一食物来源的风险,不得不随之北迁才能生存。研究人员清楚地观察到了这一点——坚果象甲在研究初期在该地区的陷阱中很常见,但在后期却显著消失了。它的近亲橡子象甲 (Curculio glandium) 以(不出所料的)橡子为食,通常生活在更南方,但在研究的后半段却开始大量出现在陷阱中。这表明,随着气温迫使其食物来源超出其自然栖息范围,它也在向北迁移。

大多数生态学家都认为,专性物种由于其高度特异性的需求,对气候变化最为脆弱,尤其是在早期阶段。只吃一种植物可能会让你陷入困境,如果气候变化突然将这种植物从你的家园范围推开。“我们面对的是一群非常敏感的动物,”来自基因组学中心的合著者 Philip Francis Thomsen 在一份新闻稿中说道。
这种情况已经在全球各地的专性物种中被观察到,而且仍在继续,但这项研究清楚地表明,在特定环境中,许多物种同时出现了这种现象。这得益于昆虫学家能够获得的大量样本。
关于采集者 Karsholt 和 Pedersen,Thomsen 表示:“没有这些个体,我们对丹麦绝大多数物种的情况将一无所知。对许多其他欧洲国家来说,情况可能也一样。”
研究结果得出了一个非常明显的结论:气候变化正在立即影响生物多样性。“这不是遥远的未来才会发生的事情,也不是只有在我们达到两度升温时才会发生,”Jørgensen 说。专性物种已经感到了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