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无处不在!”这句口号被微生物学家和微生物爱好者奉为圭臬,其来有自。地球上生存着超过九万亿亿(即1后面跟27个零)的细菌、病毒、真菌、原生动物和线虫,它们的身影几乎遍布从海洋深处到高山之巅的每一个角落。它们构成了你身体细胞的近90%,并且在人类历史的变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然而,尽管事实如此,我们对细菌在我们生活中作用的理解,即便在最好的情况下,也依然模糊不清。
大约六年前半,我有一个机会通过当地一家电视台 CTV Ottawa 敞开了通往微生物世界的大门。这个分为两部分的节目提出的问题很简单:细菌在哪里能找到?它们对我们的健康构成威胁吗?但这个故事却发展出了自己的生命力,揭示了这些看不见的微生物的美好、糟糕和丑陋的一面。虽然当时我并未意识到,但这扇门也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道路,让我从一个拥有二十年与各种微生物物种打交道经验的实验室“老鼠”,变成了如今公众熟知的“细菌先生”。
部分归功于那次报道以及我之后进行的访谈、现场问答环节和撰写的特约文章,我增进了对公众对细菌看法的了解。不幸的是,这种看法并不好。细菌在大多数情况下被视为令人厌恶的(anathema),我遇到的人中,高达一半的人有洁癖。微生物被简单地归类为“坏消息”,仅此而已。然而,这仅仅是我们生活中它们所扮演角色的一个微小部分。还有很多关于它们的信息本可以,也应该被知晓,这不仅能改善我们对它们的态度,也能改变我们的行为。
简而言之,我们需要与细菌建立更好的关系。
与细菌建立关系的概念,初听之下可能会令人费解。毕竟,作为有思想、有行动能力的有意识的生命体,我们怎么可能与地球上最基础的生命形式有任何关联呢?然而,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与细菌共存,而我们的幸福感也取决于我们如何与它们和谐相处。如果我们体内充满有益细菌,我们就感到快乐;如果我们允许不健康的细菌进入,无论是通过感染还是菌群失调,我们就会感到痛苦。更进一步说,得益于人类微生物组计划以及其他研究人员和组织的努力,我们了解到,通过改善与我们微生物居民的联系,我们或许能够预防,甚至在某些情况下逆转慢性健康问题。
除了个人层面的关系,我们作为一个集体物种也在学习与细菌共存。我们利用它们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最严峻的挑战。想想基因工程的影响,它帮助我们大规模生产胰岛素,并修复了巨大的石油泄漏。它们也教会了我们作为一个文明应该如何行事。艾滋病大流行极大地改变了我们对亲密关系的看法。SARS和流感大流行揭示了我们不仅要关注人类的旅行方式,也要关注动物的旅行方式。或许最重要的教训来自于抗生素耐药性危机。它的出现并非源于超级细菌的泛滥;而是源于我们对抗菌素贪得无厌的依赖。
显微镜下(Under The Microscope)将首先且主要是一个关于细菌和免疫学的博客,因为这是我数十年来研究和沟通的主要焦点。此外,正如任何关系治疗一样,每周的文章都将帮助“更好地了解你的伴侣”。为了实现这一点,我将引用文献中的文章,并突出那些同样希望改善我们与微生物联系的人。文章的主题也将涵盖不同的领域。健康将扮演主要角色,但也会讨论微生物在农业、经济可持续性、技术,甚至经济方面的参与。
我还会尽可能多地提供链接,不仅包括原文或网站,还包括互补的信息来源。我希望读者阅读博客文章的几分钟,能激发他们之后进行更多阅读。在这方面,我将尽最大努力提供来自开放获取来源的文章和其他文献。这可能并非总是可行,但这是我的承诺。
当我第一次被邀请为《流行科学》(Popular Science)撰稿时,我非常激动。自1872年创刊以来,它一直是人们寻找未来科学路线图的归宿。我个人认为,细菌以及我们与它们的关系将在我们的未来扮演重要角色,因此,这里是这个博客的最佳归宿。正如实验室里的任何实验一样,总是需要考察结果将如何为接下来的事情做出贡献。对于显微镜下(Under The Microscope)来说,情况也是如此。虽然文章可能根植于现在或不久的过去,但我们将始终关注未来,以及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如何帮助我们改善明天的联系。
我期待与大家一起踏上这段旅程,共同增进对细菌的认识,并与它们建立更美好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