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利·伯克”级驱逐舰的核心是四台巨大的燃气轮机,为舰船提供动力。
四台“渴油”的燃气轮机。
四台LM 2500船用燃气轮机吸入大量空气,将空气与燃料混合,然后逸出的燃气以非常高的RPM(每分钟转数)驱动涡轮机,这些能量会传递到一个装满齿轮的大箱子里,称为主减速齿轮组。主减速齿轮组将高RPM的能量转换为低RPM、高扭矩的能量,以驱动舰船的螺旋桨。
LM 2500燃气轮机和四台发电机的油箱容量以数十万加仑计算。维持这个油箱满载的后勤保障是海军思考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帆船时代的结束和化石燃料的采用,引发了各国争夺补给煤炭的停泊港,为蒸汽锅炉提供动力。这是基于一个非常简单的前提——一艘船没油了(煤、柴油或生物燃料混合物)就毫无用处。
“海军十字勋章获得者、海军少将卡尔·西奥多·沃格尔格桑格在其1913年发表于《美国海军学会学报》的文章《后勤——其对战争艺术的影响》中写道,当时他担任战列舰“怀俄明”号的副舰长,“一支战列舰编队只有在其持续机动能力得到保证时才强大,当我们在给定战争区域内能够保证该编队自由不受限制地移动,并在抵达该区域后进行活动时,它才强大。”
“舰队不能挨饿,否则它们将无法履行任何职能,变得荒废。”
(披露:我白天的工作是为美国海军学会工作)。
在海上为煤炭装载的后勤船被称为煤船(colliers)——源自中古英语,意为销售或挖掘煤炭的人。

第一次真正有记载的海上补给加油(UNREP)发生在1899年,由“马塞勒斯”号和战列舰“马萨诸塞”号之间进行。
“马萨诸塞”号以约6节的速度——比你在小学停车场允许行驶的速度稍慢——拖曳着“马塞勒斯”号,一次装载84磅煤炭。
虽然有用,但耗时太长。大多数舰船依靠夏威夷这样的煤炭补给站。

在大白舰队部署之后,为了维持舰队运转需要43万磅煤炭,国会加倍拨款用于补给船。
“1908年拨款用于建造两艘编队煤船,并购买三艘商用煤船。海军为每艘船配备了舰对舰转移所需的设备——这些转移本应在港口进行,” 大卫·F·温克勒在《海权》杂志上写道。
20世纪30年代,德国人率先开发了更现代化的移动加油站,供舰船在航行中加油,名为“迪特马申”号。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盟军像在菲林百货大减价时一样搜刮了德国的技术。美国 太空竞赛的背后是德国火箭技术,而德国 潜艇设计也加速了美国和苏联核攻击潜艇的发展)。

“迪特马申”号最终于1956年被编入美国海军,并更名为“康内库特”号(AO-110),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预算大幅削减时成为一艘美国油船。
在美国太平洋岛屿跳跃式作战期间,他们能够进行海上补给加油,但这过程复杂且耗时。
根据海军海事系统司令部的一份报告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35天的战斗中,“快速航空母舰特遣舰队38号花了11天时间进行补给,13天航行到海上补给加油地点,然后航行到下一个作战位置;只剩下11天用于打击日本本土目标。”
1957年,美国借鉴了德国人的许多经验,开发了一种先进的海上舰船加油方法。
现代油船可以以约20节的速度与舰船并行,并提供食物、弹药,最重要的是为燃气轮机和舰载飞机提供燃料。
(ShipShape的背景照片是2010年航空母舰“里根”号的海上补给加油作业)。
这段视频很好地总结了这个过程。
油箱加满后,舰船会分开,以最快速度航行。
由此产生了一项相对较新的传统——分离歌曲。
(不是2004年凯莉·克拉克森的歌曲)。
由舰长决定,舰船的扬声器会播放一首励志歌曲给船员。

我采访过水兵,他们选择的歌曲不出所料,多是硬摇滚,偏向AC/DC、滚石乐队、奥兹·奥斯本。有一个故事是,20世纪70年代,油船“米斯皮利恩”号在返航时播放了琼尼·米歇尔的《加州》。
(前北约盟军最高指挥官、退役海军上将詹姆斯·斯塔夫里迪斯,在他指挥驱逐舰“巴里”号时,播放了格伦·弗雷的热门歌曲《正是时候》,在他的著作 《驱逐舰舰长》(一本海军学会出版的书)中有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