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鲨鱼,而是机器人:中国大学测试远程无人迷你潜艇

天津大学的研究人员已经完成了“海燕”自主水下无人航行器(UUV)的海上测试。“海燕”目前是一个民用平台,旨在用于海洋生物、海底的科学探测,并协助搜救任务(例如,“蓝鳍”21号UUV搜寻马航MH370的航班)。但正如美国海军一样,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PLAN)也与研究型大学有着密切的联系,资助用于潜在军事应用的机器人原型。“海燕”作为一款自主UUV,能够在无需人工干预的情况下独立执行任务,这使其非常适合执行排雷和潜艇探测等耗时和/或危险的任务。

Zhishui III UUV
中国国防论坛

“海燕”的续航能力为30天,航程为1000公里,其尺寸比之前的中国UUV,如“知水”系列(70公斤对2000公斤),要小。“海燕”相比旧款UUV的性能提升得益于它是一款水下滑翔机,它利用机翼和浮力的微小变化将垂直运动转化为水平运动。与传统的鱼雷形UUV相比,这导致其速度较慢(每小时4节),但能效高,续航能力得到提升。它还拥有更先进的计算能力;虽然自主的“海燕”可以自行决策航向,但它会将其数据传输回家进行离线处理和分析。

Haiyan Assembly
People’s Daily

正当美国海军对UUV研究极其关注以应对中国不断增长的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能力时,反过来,中国的UUV也将增强这些能力。反潜战(ASW)长期以来一直是美国的优势,因此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在该领域的进步意义重大。在反潜战领域,水下滑翔机提供了一系列潜在优势。传统上,对反潜飞机进行区域探测是通过声呐浮标完成的,声呐浮标是小型、配备声呐的浮标,被空投到水域上方。水下滑翔机的续航能力优于声呐浮标,声呐浮标的寿命通常只有几个小时。水下滑翔机较大的尺寸(“海燕”是美国海军16公斤AN/SSQ-62E声呐浮标的四倍大)也意味着它们可以携带多种传感器来监测水温、电导率、光学后向散射和声学等变化。在探测隐形潜艇的战斗中,使用多种传感器类型可以增加找到目标的概率。UUV能够自航,因此可以覆盖更广泛的区域。而且,与固定式水下声呐站不同,水下滑翔机可以通过舰船或空投快速部署到新的未覆盖区域(例如台湾海峡或南海),其机动性会使敌人的干扰和摧毁企图变得复杂。

未来,“海燕”和其他潜在UUV的放大版本将能够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执行更具挑战性的长期任务;更大的UUV可以携带更大的传感器,以更远的距离探测水雷和潜艇,甚至可能携带武器。正如在空中和陆地一样,未来海上的战争也将越来越趋向于自动化,中国海军计划不会落后。

您可能感兴趣

熊与龙再次出海:俄罗斯与中国海军联合海上演习 2014

中国新型039C潜艇……几周内无需上浮换气

中国无人机即将飞越沙特阿拉伯

 

更多优惠、评测和购买指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