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们长期以来一直怀疑鳚鱼跳出水面是为了躲避许多试图吃掉它们的海洋生物,但鳚鱼的真正动机仍然是个谜。现在,在本周发表在《美国博物学家》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表明,这些香肠状的鱼在海里被吞噬的可能性是陆地上被吞噬可能性的三倍多,这为这一理论提供了依据。
“事实证明,水生环境对鳚鱼来说是一个糟糕的地方,充满了想要吃掉这些小鱼的敌人。但岩石上的生活不那么危险,它们的首要担忧是鸟类,”该研究的首席作者、来自澳大利亚悉尼新南威尔士大学的进化生态学家特里·奥德说。
为了找出答案,奥德和他的团队访问了拉罗汤加岛,那里有几种鳚鱼经常被发现在水边的地面上。该团队制作了 250 条塑料鳚鱼模型,长度约 2.5 英寸,颜色和图案逼真。一半的模型被放在水里,另一半则完全暴露在陆地上。在八天的时间里,研究人员观察了模型鱼遭受的捕食性攻击,结果表明鳚鱼在陆地上更安全。“放在水里的模型鳚鱼遭受的攻击数量是放在陆地上的模型鱼的三倍以上,”奥德说。
所以,虽然被捕食性海鸟撕碎肯定不是一种好的死法,但看起来鳚鱼宁愿选择这种方式,也不愿面对潜伏在海中的任何贪婪的生物。
该团队还观察了真实鳚鱼的行为。在低潮时,大多数鳚鱼迁移到水面以上的岩石架上。随着潮水上涨,它们也随之上移,躲避在更高的地带,“显然是为了避免被涨潮带来的水生捕食者吃掉,”奥德解释说。
奥德不认为这仅仅是一种生存技巧,就像山狮和熊在感应到危险时爬树一样。他认为鳚鱼正在逐渐离开海洋并更永久地移居陆地。
尽管它们没有腿,但它们似乎在陆地上很自在。它们不仅在那里花费了相当长的时间(尽管奥德指出很难衡量每条鳚鱼在水外花费的时间),它们还会跳跃到不同的岩石缝隙之间,并相互交流,奥德解释道。也许最引人注目的是,有一个鳚鱼物种与真正的两栖鱼类一起生活在同一块岩石上,并且“将整个成年生活都度过在海浪飞溅区域的岩石上,”他说。
更重要的是,鳚鱼的这种“向陆地迁徙”的习性在世界各地不同的地方都有发现。奥德举例说明了北太平洋的关岛和日本,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和拉罗汤加,以及印度洋的毛里求斯和塞舌尔。
在成为完全的陆地居民之前,鳚鱼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它已经做得相当不错了——对于一条没有腿的鱼来说。它们主要通过鳃呼吸,但也可以通过皮肤获得一些氧气,奥布说。而且它们“在水外相当灵活,因为它们整体呈香肠状的身体,并通过尾巴在潮间带的岩石上滑动甚至跳跃,”他说。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将看到鳚鱼是否会继续它们向干燥陆地的进军,一个它们不太可能被啃食的地方。现在,让我们对它们的野心保持沉默,以免更多的捕食性海鸟——或者关岛的两百万条蛇——发现这个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