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睡个好觉,别让臭虫咬你”这句话如果你有过臭虫的经历,就会变得不那么天真。虽然在20世纪中叶,臭虫在发达国家已基本被根除,但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它们在全球范围内卷土重来,愉快地吞噬着数百万毫无戒备的睡眠者,并让纽约市等主要大都市在试图摆脱它们的努力中彻底动荡。
臭虫再次出现最可能的原因是它们已经对最常用的杀虫剂产生了抗药性,而现在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臭虫对杀虫剂的抗药性是由一个简单的策略发展而来的——它们的皮肤变厚了。他们的研究结果在《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杂志上发表。
臭虫(*Cimex lectularius*)是小昆虫——它们的体型和形状经常被比作苹果籽——它们是专性食血动物,这意味着它们必须靠吸血才能生存。而且它们确实很能吸血。饱餐一顿后,它们的体型会膨胀,甚至改变颜色,它们浅褐色的身体会因为吸走的血液而变成深红色。
生物学家大卫·利利和来自悉尼大学的同事们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仔细观察了臭虫的“皮肤”。昆虫的“皮肤”实际上不是皮肤,而是被称为角质层的外骨骼——这是所有昆虫和节肢动物都有的那种。
利利在一份声明中解释说,“我们可以比较来自对杀虫剂有抗性的臭虫样本和更容易被这些杀虫剂杀死的臭虫样本的角质层厚度。”很明显,角质层越厚,臭虫就越有可能在接触到毒药后存活下来。利利希望,有了这些新信息,“我们或许能找到它们盔甲上的一个弱点,从而利用它来制定新的策略。”
一旦它们侵扰了一栋房子或一套公寓,这些夜行性的生物就会栖息在床垫的缝隙里,藏在弹簧床垫和床架的内部,然后在夜间爬出来,侵占刚躺下的不幸的人,它们把床变成了臭虫之城。
在严重侵扰的情况下,并非所有臭虫都能得到如此优越的“地段”,它们不得不寻找其他地方安家,比如椅子和沙发的垫子下面、壁纸后面,或者抽屉里。但它们都会定期前往床铺。它们也是无所畏惧的旅行者,它们会搭乘衣服、包、行李箱、家具以及任何它们能附着的、能将它们带到新世界进行恐吓的东西的“顺风车”。
人们根本感觉不到臭虫在咬他们,因为这种昆虫会在它们的唾液中释放止痛剂,麻痹寄主皮肤上的那个部位。如果睡眠者感觉不到臭虫啃咬皮肤的瘙痒或疼痛,他就不会醒来将它拍死。有些人被咬后根本没有症状,但许多人会出现肿胀、发红的疮口,这些疮口会变得奇痒难忍。
尽管美国环保局和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将臭虫列为公共卫生害虫,但它们并不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疾病。尽管如此,遭受侵扰的受害者有时会因此失眠和其他心理障碍。如果你每晚睡觉时都知道这些六条腿的吸血“农民”会在黑暗中来收割你的血液,你也会有这种感觉。希望利利团队的新发现能帮助找到一种方法来创造更有效的杀虫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