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九月,推特上的集体沮丧几乎可以听得见。那个著名、备受喜爱的账户 @Horse_ebooks 被揭露为一个骗局——或者说,至少被揭露为某种东西。艺术?或许吧。
我们得知,在这个账户背后有一对人类,是他们制造了这些推文。操作者对此事大多保持沉默,但本周的《纽约客》特写终于帮助我们理解了他们的动机。
这个账户——起初是一个故障的文本机器人——发布了超现实的、有时深刻的废话,比如“万事发生得太多了”。人们喜欢这匹马。我也喜欢这匹马。所以,当人们发现这个账户(至少在其大部分存在时间里)是由人类控制的,他们感到被背叛了。这篇文章由苏珊·奥尔良(Susan Orlean)撰写,她是最先揭露 Horse_ebooks 的人。本周,幕后操控者雅各布·巴基拉(Jacob Bakkila)和托马斯·本德(Thomas Bender)提出了他们的观点,认为他们的马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原生的网络艺术作品。
两人曾以“行为恶作剧”崭露头角,例如一系列关于如何发音的视频(“高级定制”,以及后来的“蒂莫西·奥利芬特”)和一个伪造的密尔沃基旅游广告。
巴基拉认为 Horse_ebooks 账户是另一个表演的绝佳画布,他以 250 美元的电子书从当时运营它的俄罗斯网络开发者那里购买了该账户。巴基拉开始往账户里发布文本片段,大多是摘自真实网站的、被打碎的达达主义句子。在重大揭露之前,该账户越来越受欢迎:原来一直有人在背后操控。
即便现在,正如特写指出的那样,对于这究竟是一件艺术品,还是一个巨大的骗局,意见仍然不一。(这篇文章,因为有付费墙,所以说实话,即使是纸质版也绝对值回票价。)奥尔良写道,是什么让这些推文如此接近于美丽:“它们比机器人通常发布的更加奇特、更具启发性;它们就像在粗俗媒介中发现的诗歌。”
然而,尽管它很精彩,但这并不是大部分账户的粉丝所期待的。他们曾希望它是一件无意中创作出的作品,希望它的诗歌是真正“发现”的,而不是人为创作的。渴望新鲜感的推特用户关注这个机器是为了找乐子,但当机器回望并也笑了起来时,他们感到震惊。那是艺术吗?还是仅仅一个简单的骗局?
这并不是说这匹马引发了如此大的争议;我们已经争论了很长时间。想想厄恩·马利(Ern Malley)的案例,他是一位 20 世纪 40 年代的“诗人”,后来被证明是虚构的。一对作家以这个虚构的名字提交了故意糟糕的作品,以证明现代主义诗歌是胡说八道。这个骗局最终被揭穿,但在此之前,它对澳大利亚的诗歌形式造成了严重打击。奇怪的是,而且以一种 Horse_ebooks 的创作者无疑会欣赏的方式,这些作品最终被视为玩味超现实诗歌的典范。这与 Horse_ebooks 所发生的情况恰恰相反:它不是一个最终被视为无意中创作的艺术的骗局,而是被意图为一件艺术品,却被当成了精心策划的骗局。
这对基于机器的艺术——那些可以严肃有趣、甚至有时感人至深的艺术——没有任何好处。以 Darius Kazemi(推特上是 @tinysubversions )为例,他创作了精美的文本打乱机器人,比如一个机器人显示德克萨斯州被处决的囚犯在遗言中说出“爱”的例子。这完美地体现了网络艺术的伟大之处:它将部分(且仅是部分)控制权交给了机器。结果只有一半是故意的,而美丽和幽默则来自于其他一切。这就是为什么 Horse(以及“马利”的诗歌)起初如此精彩,而后来又如此令人遗憾。没有了这种偶然性,它就不是实验——它更像是奥尔良特写中提到的“土耳其棋”——一个所谓的国际象棋机器,后来却发现里面藏着一个人。如果那算是艺术,那肯定算不上好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