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6月6日诺曼底登陆中所使用的技术,长期以来一直吸引着《大众科学》的作家和读者。以下是我们档案中关于此的一些最佳文章。
《“锡罐”出击》,1945年7月。
该文发表于登陆13个月后,欧洲战胜2个月后,以及对日战胜1个月前。《“锡罐”出击》讲述的是驱逐舰的故事。驱逐舰是一种中型舰艇,比如今已过时的战列舰小,但比它们被制造出来摧毁的微型鱼雷艇更致命。在诺曼底登陆中,驱逐舰能够靠近海岸,因为它们的吃水比海军中的许多舰艇都要浅。驱逐舰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但由于驱逐舰的炮火能够攻击残存的敌方炮火,整个登陆行动都进展得更加顺利。摘自文章
《威塞尔履带车,无处不去》,1944年11月
M-29c履带式运输车,绰号“水上威塞尔”,是从一种为在雪地作战而设计的双人载具改装而来。两栖版本在太平洋地区表现出色,它利用履带作为一系列微型鳍状肢,使其能在水中前行。在欧洲战场,它是一款后期出现的装备,但它在水中能以4英里/小时、陆地上能以30英里/小时的速度行驶的能力,使其能够在诺曼底和荷兰的洪泛区作战。在《《威塞尔履带车,无处不去》》一文中,《大众科学》考察了这款轻便两栖载具的多功能性。
《蛙人》,1945年12月
文章顶部印有巨大的“现在可以讲述了”印章,讲述的是“蛙人”的故事,这是一个随着敌对行动结束而不再那么重要的战争秘密。在这种情况下,它讲述的是经过特殊训练的潜水员的故事,他们将磁性炸药安装在水下水雷上,在水雷可能摧毁登陆舰艇之前将它们炸毁。摘自文章
《愚弄敌方雷达》,1946年1月
战争结束后,揭示一些欺骗性工具变得安全起来。而诺曼底登陆需要大量的欺骗手段,因为有超过15万名士兵、6000艘舰船和1万多架飞机都需要在登陆开始前保持一定程度的隐蔽。如果德国守军在早期就发现了行动的迹象,后果可能会非常糟糕。《《愚弄敌方雷达》》详细介绍了用于迷惑雷达操作员的几种干扰技术。
其中最棒的是“铝箔条”,由铝箔制成,从飞机后面垂下,以捕捉雷达信号,并让操作员误以为看到了不存在的东西。这是该过程的一幅精美插图。
《基地入侵者》,1950年11月
对诺曼底登陆的迷恋并未在战后初期结束。在1950年11月的《大众科学》期刊中,我们报道了一种未来的“集装箱飞机”,用于像诺曼底登陆这样的军事行动,这种飞机携带一个可部署的载有士兵的集装箱,然后将其投放到敌后。这篇文章本身被选为《大众科学》2007年1月“太空海军陆战队”特刊的回顾性报道。诺曼底登陆仍然是工程技术如何服务于结束战争的一个如此独特的例子,以至于70年后,我们仍在努力理解和弄清楚他们究竟是如何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