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档案:关于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爆炸的辩论

"分裂原子,人类或许统一了世界。"
流行科学

1945年8月6日,美国B-29超级堡垒轰炸机“艾诺拉·盖”号在日本广岛投下了原子弹“小男孩”。这是人类有史以来引爆的第二枚原子武器,也是第一枚用于实战的原子武器。几周前,曼哈顿计划的研究人员在新墨西哥州的一个偏远沙漠中引爆了第一枚原子武器,但正是广岛和长崎的轰炸,以耀眼的光芒开启了核时代。

就在袭击发生前,在其1945年8月号的《大众科学》杂志上,乔治·菲尔丁·艾略特少校恰巧发表了一篇文章,主张对日本采取极端措施——即大规模的毒气袭击——以结束战争。

艾略特在文章发表时并非现役军人。相反,他是一名退役军官,曾担任海军记者,也撰写科幻小说以及军事评论。他曾因在1938年写了一篇题为《与日本的战争是不可能的》的文章而臭名昭著,该文章发表于《美国水星》杂志。(文章不仅宣称这样的战争不可能发生,而且艾略特在其中明确表示“日本袭击夏威夷在战略上是不可能的”。)

在《我们应该使用毒气吗?》一文中,艾略特的论点预示了一种普遍用来为原子弹轰炸辩护的观点,即强调日本被认为无法看到自身不可避免的失败,以及陆地入侵将带来的高伤亡。下令对广岛和长崎进行原子弹轰炸的杜鲁门总统在给詹姆斯·L·凯特教授的一封信中解释其理由时,也表达了类似观点。他写道:

显然,毒气不是对日本使用的毁灭性武器。

在1945年9月号的《大众科学》杂志上,在广岛和长崎被轰炸之后,编辑们发表了一篇题为《毁灭性炸弹:朋友还是敌人?》的文章。文章重点关注该武器的科学原理及其使用的长期影响,但却奇怪地忽略了大量死亡的人数(估计有近20万人死伤)。《毁灭性炸弹》将炸弹的威力与恒星的威力进行了比较;文章探讨了辐射的影响,包括用于癌症治疗以及作为有害的后遗症。甚至还提出了从核能中获取能量的设想:“《大众科学》的编辑们仍然相信,科学家们能够像控制火和电一样,学会控制这种新能源。”文章乐观地以这段话结尾:

请阅读下面的“毁灭性炸弹”一文

流行科学
流行科学
 

更多优惠、评测和购买指南

 
Kelsey D. Atherton Avatar

Kelsey D. Atherton

科技领域特约撰稿人

Kelsey D. Atherton 是一名军事技术记者,自 2013 年起为《大众科学》供稿。他报道无人机器人和其他无人机、通信系统、核企业以及用于规划、发动和缓解战争的技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