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月球应该成为一个国际公园

我们可以从月球上学到很多关于地球的知识,而且月球被损坏的风险正在不断增加。
Ryan Snook

机器人踏过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巴兹·奥尔德林足迹的想法本身就让人觉得不妥。而且这种风险比你想象的要大。私人航天飞行正在蓬勃发展,甚至谷歌月球大奖赛(Google Lunar XPRIZE)的月球探测器项目还设立了一个子奖项,奖励高达400万美元,用于“以高清方式展示阿波罗遗迹的月球影像”。

人类倾向于肆意践踏事物,即使我们试图小心翼翼。人类倾向于肆意践踏我们尚未赋予特定价值的事物,即使我们试图小心翼翼。但最近,随着人们对阿波罗遗迹保护意识的增强,一项旨在保护它们的法案应运而生。这项法案于去年夏天提交给国会,提议最终将其提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这并不完美。首先,根据1967年《外层空间条约》(101个国家已接受该条约),任何国家都不能宣称月球为主权领土,而这是提名的官方先决条件。而且该法案并不涵盖月球的其他地方——只包括宇航员着陆和工作过的区域。

与其通过零散的法案,不如放眼长远。根据目前的模型,大约在45亿年前,月球是地球的一部分。它可以解答我们星球历史的关键问题,因此需要得到保护。整个月球都应该成为一个国际历史和科学保护区——如果愿意,可以称之为“地外遗产”。

需要一个相关国家间的条约来管理月球,并以和平目的和科学探索为导向。太空爱好者可能还记得,这是1979年《联合国月球协定》的目标之一,但该协定惨遭失败,可以说是冷战时期的牺牲品。只有15个国家签署了该协定——其中没有一个拥有航天能力。

但事实上,我们已经就以这种方式保护一个外星地点的全球共识:南极洲。根据1959年的《南极条约》,50个国家共同管理着这个大陆,“以科学为导向,促进全人类的进步”。该条约篇幅很短(只有14条),管理职责也很轻(召开会议讨论更新、程序和科学任务)。但它奏效了。半个多世纪以来,这项协议使得科学研究和旅游业在一个不属于任何国家却又属于所有人的地方蓬勃发展。

月球的保护条约需要一些特殊的条款。例如,虽然南极洲实行自愿的采矿禁令,但在月球上禁止采矿是没有意义的:这是促使我们前往月球的动力之一。氦-3(核动力可能的燃料)等稀有物质是激励私人航天飞行和地外居住发展的主要回报。因此,采矿应该被允许,但前提是进行环境影响评估,类似于美国林务局进行的评估。至于旅游业,我们不必在月球上竖起“禁止入内”的牌子,但让我们远离那些重要的陨石坑。

这些决定非常重要,因为它们不仅仅会影响月球。它们很可能会延伸到月球轨道之外。还有其他卫星和行星,其中一些无疑会对矿工和游客产生吸引力。先例很重要。如果我们不能尊重我们自己的月球,也许我们根本不配拥有任何行星。

_本文原载于2013年11月版的《大众科学》杂志。_

 

更多优惠、评测和购买指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