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是正确的做法吗?

中国对单一鼠疫病例的戏剧性反应非常有启发性。
NIAID/Flickr

昨天,中国当局终于解除了对西北城市玉门 151 名居民为期九天的隔离。此前,一名 38 岁的男子上周因腺鼠疫感染死亡。出入口也被封锁,导致近 30,000 名居民被困。最终,没有出现其他腺鼠疫病例。

在同一时间段,卫生官员迅速治疗并释放了四名在科罗拉多州住院并被诊断出患有更具致命性和传染性的肺鼠疫(该病的呼吸道形式)的患者。尽管如此,没有报告其他病例。

全球两个不同地区截然不同的应对方式,凸显了中国在某些情况下有时愿意采取的戏剧性措施。

腺鼠疫——导致 1347 年至 1351 年间杀死 5000 万欧洲人的“黑死病”大流行的原因——已不再是过去的绝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这种由跳蚤携带的啮齿动物传播的细菌性疾病可以用抗生素有效治疗,尽管死亡率仍徘徊在 8% 到 10% 之间。中国近年来相对“无鼠疫”,自 2009 年以来仅有 12 例确诊病例。

中国官员显然不敢冒险。但尽管黑死病仍然令人恐惧,隔离仍然是一种极端的措施。明尼苏达大学传染病研究与政策中心主任 Michael Osterholm 博士向《大众科学》解释说:“如今,隔离的用途非常有限。”

隔离是为了防止疾病传播而限制可能感染者的行动。但 Osterholm 表示,在现代传染病应对时代,“自隔离首次被使用以来,其概念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可以追踪人们,看看他们是否有任何体征或症状,并迅速让他们就医。我们有抗生素、药物和快速检测。我们不需要将人们隔离 40 天来弄清楚他们是否会染病。”

此外,如今患者的权利和需求变得更加受到重视。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 (CDC) 的 Martin Cetron 博士说:“我们现在将人们视为受害者,而不仅仅是疾病的传播者。”

密歇根大学的 Howard Markel 博士认为,对一例腺鼠疫病例进行隔离有些极端——“这肯定不是我们会在美国做的事情。”但他并不惊讶像中国这样一个对民众拥有更严密控制的国家会采取这样的措施,而且还要等七天才发布公开声明。“自 2002 年 SARS 疫情爆发以来,中国一直非常积极主动,”他说。

然而,不能保证隔离是确保公众安全和健康的方法。2009 年,中国因在猪流感大流行期间实施大规模隔离而受到大量批评,事实证明这种做法效果不佳

在此次事件中,隔离可能阻止了腺鼠疫的传播或演变成肺鼠疫,但这并未使其免受审查。“考虑到在一个主要沿海城市采取这种措施的社会和经济影响——我记不起上次有哪个省级政府这样做过,”外交关系委员会全球健康高级研究员 Yanzhong Huang 在接受《卫报》采访时说

Cetron 强调,“隔离需要经过细致和微妙的运用”,而不是作为“一把大锤”,但他指出,不同政府和当局根据其可用资源的不同,拥有不同的做法和原则。“对疫情的反应‘取决于能力’,”他说。

无论如何,这可能不是我们最后一次在中国或其他地方争论对鼠疫使用隔离措施。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称,全球每年约有 1000 到 2000 例病例,就在七个月前,科学家们在《柳叶刀传染病学》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研究,对可能发生的另一次鼠疫爆发表示担忧。

 

更多优惠、评测和购买指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