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亿万数量到灭绝:旅鸽是如何灭绝的

随着19世纪末铁路和伐木业的出现,它们的数量急剧下降。

很难想象当年有多少旅鸽,但作家乔尔·格林伯格在他的书《一片羽毛的河流横跨天空:旅鸽飞向灭绝》中试图描绘出一幅画面,这本书由乔纳森·罗森在《纽约客》本期评论。以下是一个有趣的细节:

1813年,约翰·詹姆斯·奥杜邦看到一群——如果你称一群以每小时60英里的速度移动、遮天蔽日的鸟为一群的话——这仅仅是一支花了三天时间才经过的庞大鸟群的前卫。当时另一位伟大的观鸟家亚历山大·威尔逊估计,他看到的一群鸟有2,230,272,000只。为了让你大致了解这相当于多少旅鸽,请想想,如今全世界只有大约2.6亿只岩鸽[普通鸽子]。你必须想象,超过八倍于今天世界岩鸽总数,同时以连接成片的形态飞行。

19世纪时,鸽子多到它们偶尔会折断栖息的树枝和树干,导致“羽毛雪崩”。直到1871年,威斯康星州的一个栖息地占地850平方英里(相当于纽约市陆地面积的两倍多),栖息着超过1亿只鸟。如此庞大的数量,捕猎它们并不困难。

许多捕猎故事都有夸张的传奇色彩,这恰好与围绕这些鸟类的奇幻氛围相呼应。男孩们将长长的山胡桃木杆插在地上,拉动绑在杆顶的绳子,通过晃动杆子就能把鸟打下来。网被拉伸在树之间。田纳西州的一个栖息地被烧毁,“第二天,人们从两英尺高的尸体堆中收集被烧焦的尸体,供个人使用或出售”。

但这种馈赠是具有误导性的。1900年,俄亥俄州的一个男孩用他的霰弹枪射杀了一只当时被确认为最后一只野生的旅鸽。但如此广泛分布的动物是如何如此迅速地消失的呢?

根据罗森的说法,这本书将其归咎于内战后铁路和伐木业的发展。在美国仍然大部分是农村的时候,捕猎并不会对曾经遮天蔽日的巨大鸟群造成太大影响。但不久之后,人们可以通过电报线得知鸟群的位置,前往那里进行捕猎,并将鸟类通过铁路运往城市出售。1878年冷藏车的发明也无济于事。大范围的伐木也摧毁了许多鸟类赖以生存的种子森林。此外,这些鸟类可能依赖于如此庞大的种群数量才能繁衍,在数量众多中找到安全。一旦这些种群数量锐减,它们就失去了竞争优势。

有趣的是,美国人起初似乎无法接受这些鸟类已经消失的事实。

格林伯格令人痛心地记录了人们在这些巨大的鸟群消失后,仍然“看到”它们,或者提出古怪的理论来解释它们可能去向何方。科学杂志推测它们在亚利桑那州的沙漠里;另一本杂志《奥克》则认为它们在普吉特海湾以东,一位伐木工人声称在智利见过数百万只。亨利·福特坚信它们在前往亚洲的途中全部溺死在太平洋里。这些鸟群就像这个国家不断感觉到幻肢一样。或者,也许它们的消失以及人类在其中的作用,实在太令人难以承受。

现在有计划利用旧标本的DNA来复活旅鸽,这种现象被称为“去灭绝”,尽管尚不清楚这是否可能或可取。

《纽约客》

 

更多优惠、评测和购买指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