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年 4 月,Bruce Robison 和同事在加利福尼亚海岸 4500 英尺(约 1370 米)以下的海域偶然发现了一种深海章鱼。大约一个月后,当他们再次返回时,发现它正在守护着一批看似很新且很小的蛋。因此,来自蒙特雷湾水族研究所的 Robison 和同事决定抓住这个机会,研究这些动物孵化它们的蛋需要多长时间,因为此前从未对此进行过调查。他们不久后再次返回,发现它仍然抱着蛋——然后又返回,一次又一次,总共 18 次。每次,这位章鱼妈妈都忠实地抱着她即将孵化的后代。
这只章鱼孵化了总共 53 个月(即 4.5 年),这是迄今为止所有动物中最长的记录,并且是许多浅海物种寿命的 两倍多。此前已知最长的章鱼孵化期为 14 个月。但深海生物生活在水温更低的水域,而且此前人们不知道它们可能需要多长时间来“抚养”它们的后代。这项研究的作者,今天(7 月 30 日)发表在《PLOS ONE》杂志上,将其与其他已知的孵化记录进行了比较。
这件事最疯狂的地方之一是:章鱼妈妈在抚养幼崽时不会进食。那么它是怎么存活下来的呢?科学家们不知道,但深海动物的低温和缓慢的新陈代谢率可能有所帮助。但这似乎对这只章鱼造成了影响,它属于物种 *Graneledone boreopacifica*;在孵化过程中,科学家们观察到它从苍白的紫色变成了更苍白的白色,并且他们注意到“外套膜尺寸和膨胀度减小,皮肤纹理丢失,眼睛浑浊,皮肤松弛,以及色素沉着丧失”。
投入如此多的母爱有一个优势是,当这些物种的卵孵化出来时,它们会像迷你成年一样出现,因此可以跳过其他章鱼必须经历的幼体阶段。科学家认为这能让它们在黑暗、神秘的深海世界中更好地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