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迷幻药能以一种深刻而新颖的方式改变意识,从而提高认知能力和流利度。然而,直到最近,我们还无法解释大脑是如何被改变以解释这些效应的。
在一项发表在《人类大脑绘图》上的新研究中,我们扫描了注射了裸盖菇素(一种存在于迷幻蘑菇中产生迷幻体验的化学物质)的志愿者的大脑,以及一个未注射的对照组的大脑,并发现了两件重要的事情:裸盖菇素增加了大脑中在做梦时被可靠激活的区域的活动幅度(或“音量”),这些区域是大脑古老情绪系统的一部分;并且迷幻药促进了一种“扩展”意识的状态——这意味着在药物作用下,大脑产生的联想范围以及访问这些联想的难易程度得到了增强。
自我与情感
这一发现与梦境活动相似的模式非常有趣。虽然迷幻状态此前曾被比作做梦,但在我们产生“自我”感的大脑网络(称为默认模式网络或自我系统)中,观察到的却是相反的效果。简而言之,虽然情绪系统中的活动变得“响亮”,但自我系统中的活动变得更加零散,因此“安静”了。
这项研究的证据,以及一项正在进行的关于LSD的大脑成像研究的初步数据,似乎支持这样一种原则:迷幻状态建立在自我系统中的无序活动之上,从而允许情绪系统中的去抑制活动。这种效应可能解释了为什么迷幻药被认为是某些形式的心理治疗的有用促进剂。
我们还研究了情绪系统中的连接配置范围,或称为“图案”,并发现裸盖菇素下出现了更广泛的图案,这种效应从药物的心理效应开始出现。
这是一项全新的分析,其有效性需要进一步检验——但它可能为通常被描述为迷幻体验标志之一的意识扩张的生物学基础提供初步见解。
构建图景
我们对迷幻药大脑效应的研究始于2009年的布里斯托大学,并于今天在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和加的夫大学继续进行。
我们对迷幻药促进大脑之间交流的观点很感兴趣,更具体地说,大脑中的默认模式网络,可以说是科学界对自我的最佳生物学对应物,通常是如何限制这种交流的。
我们的第一项研究,发表在2012年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揭示了注射裸盖菇素后,大脑活动在默认模式网络中有所减少。
这一发现令人兴奋,因为它与迷幻药会导致暂时性“自我消解”的观点相符,换句话说——削弱一个人拥有坚定而持久个性的感觉。我们的新研究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这一过程的理解。
了解迷幻药下认知流利度增强所依据的大脑机制,可能有助于我们了解这些药物在心理上可能有多大用处,例如帮助患者在心理治疗中体验情感释放,以及可能增强创造性思维。
Robin Carhart-Harris 的研究得到了 Beckley 基金会的财政和智力支持,作为更广泛的 Beckley-Imperial 迷幻研究计划的一部分。
本文最初发表于 The Conversation。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