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型蛤蜊是藻类的温室

能够像棱镜一样过滤光线的虹彩细胞,使得蛤蜊能够在水下进行“耕种”。

巨蛤盘踞在珊瑚礁上,张开的口中闪烁着明亮的光芒。在其他软体动物身上,这种虹彩是一种伪装,能将视线从身体上移开。皇家学会期刊《接口》上最近发表的研究表明,这些虹彩区域能够过滤和分配光线,供蛤蜊体内的藻类生长。

藻类和巨蛤之间存在共生关系。藻类是海洋的引擎,将阳光转化为几乎所有其他生物都有用的营养价值。蛤蜊寄生藻类,以便消耗藻类光合作用的副产品。藻类需要阳光才能生长,但阳光过强则有害,因此,蛤蜊体内微小的虹彩细胞能提供两全其美的好处。

这篇题为《共生巨蛤是太阳通量转化器》的论文中,Amanda L. Holt 和她的团队表明,虹彩细胞能够过滤光线,将最有利于藻类的波长引入外套膜,并将更具破坏性的波长散射开。反过来,藻类则聚集在“微柱”状的外套膜中,最大化吸收光线的表面积。整个系统是互利的。

除了发现蛤蜊闪闪发光是为了建立微小的共生农场之外,这些知识还有实际应用。藻类作为一种 生物燃料 具有很大的潜力,但要获得有用的、可收获的石油,通常需要创新的解决方案。人类将藻类转化为生物燃料的新技术,或许可以像蛤蜊一样过滤光线,为绿色能源带来光明的前景。

BioSciBlog

 

更多优惠、评测和购买指南

 
Kelsey D. Atherton Avatar

Kelsey D. Atherton

科技领域特约撰稿人

Kelsey D. Atherton 是一名军事技术记者,自 2013 年起为《大众科学》供稿。他报道无人机器人和其他无人机、通信系统、核企业以及用于规划、发动和缓解战争的技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