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让几块老鼠肝脏保持超新鲜,研究人员将它们超冷——也就是说,储存在低于水的冰点的温度下。
这个过程是实验性新器官捐赠治疗方法的一部分。该方法仍处于早期开发阶段,但已显示出一些希望。用这种新方法处理过的老鼠肝脏在储存中的寿命是目前人类移植的黄金标准处理方法的3倍。黄金标准包括特殊的液体浴和冷却到冷但不超冷的温度。在考虑在人类身上测试该方法之前,研究人员必须先看看它是否适用于比老鼠更大的实验动物——更大的肝脏更难安全冷却。
这项研究是延长医生储存捐赠器官时间的持续努力的一部分。更长的储存时间意味着医生有更多的灵活性。比如,一个住在亚洲的人需要肝脏移植。如果储存时间足够长,即使附近没有兼容的肝脏,这位亚洲患者也可以获得一块北美捐赠的肝脏。目前,医生最多只能储存捐赠的肝脏12小时,之后就需要尽快移植到病人身上。
研究人员将老鼠肝脏浸泡在含有两种无毒抗冻剂的液体中。
当然,让事物保持超冷是延长储存活体组织时间的显而易见的方法。这就是低温保存的全部理念,对吧?然而,在冰点以下的温度下,组织中的水总有结冰的危险,而冰是有害的。冷却和再加热过程也可能对生物组织中的细胞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因此,对于这种新方法,一个来自美国和荷兰的研究小组将他们处理过的老鼠肝脏浸泡在含有两种无毒抗冻剂的液体中。他们还使用了一种特殊的机器,在冷却和移植之前,帮助将液体循环通过肝脏。这种循环的抗冻剂即使在肝脏被降温到零下6摄氏度时也能保持肝脏的安全。
研究人员发现,他们能够储存他们的老鼠肝脏三天,然后将它们移植到健康的老鼠身上。所有接受了这三只老鼠肝脏的六只老鼠在研究期间(持续三个月)都存活了下来。另外12只老鼠接受了超冷的肝脏,这些肝脏已被储存了四天。其中七只小家伙存活了三个月。另一方面,所有接受了用常规方法处理但储存了三天的肝脏移植的老鼠都死亡了——这远远超过了研究人员之前发现的老鼠肝脏移植的最高储存时间24小时。
这个美国-荷兰团队昨天在《自然·医学》杂志上在线发表了他们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