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气候变化是否驱动了人类进化?

一项新研究认为,东非的气候波动导致了人类的迁徙和适应。

数百万年前,地球轨道上的缓慢变化导致东非气候发生剧烈变化。每隔2万年,该地区就会在极度干旱和极度湿润的时期之间摇摆。根据所谓的“脉冲气候变率假说”,这些极端变化可能在驱动人类进化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项新论文来自2009年首次提出这一想法的研究者——伦敦大学学院地理学教授马克·马斯林(Mark Maslin),他将东非大裂谷时期的变化——特别是淡水湖的增加——与人类进化的证据联系起来。“现代人类似乎是气候变化的产物,”马斯林在新闻声明中解释说,“因为他们不得不应对从饥荒到丰收,再回到饥荒的快速转变。”他说,这驱动了拥有更大脑容量的新物种的进化,后来又迫使它们迁出东非,向南迁往南部非洲,向北迁往欧洲和亚洲。

“现代人类似乎是气候变化的产物。”

马斯林与曼彻斯特大学的研究员苏珊·舒尔茨(Susanne Shultz)一起,将过去500万年间已知的东非大裂谷系统中所有湖泊与气候记录和人类进化记录进行了比较。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包括人类首次开始迁出东非的时间,都发生在更湿润的时期。例如,大约190万年前,当出现许多深层淡水湖时,早期人类(Homo erectus)出现在了这个星球上,同时还出现了不少新物种。研究人员认为,新物种的出现是该地区生态系统变化的直接结果。

马斯林说,“东非的气候似乎经历了极端波动,从拥有被丰富植被环绕的巨大深层淡水湖,到像今天一样极端干旱的条件——裂谷底部是沙丘。”更多的水会增加食物和水的可获得性(以及可以沿途跟随的水道),同时减少他们在裂谷中可居住的空间,从而迫使早期人类迁徙。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NASA)

“深层淡水湖的出现会迫使扩张中的古人类种群向北和向南迁移,”研究人员写道,这会产生“一种将他们推出东非的泵送效应”。在其他时期,湖泊会干涸,迫使他们适应生存,这可能帮助他们进化得更具灵活性。这可能与古人类种群的其他变化有关,例如大脑更大、投掷物体的使用增加以及社会行为的改变。

大脑增大与不断变化的环境之间的联系稍微有些不确定。直立人(Homo erectus)的大脑尺寸比之前的物种增加了80%,与此同时该地区的水域覆盖面积最大——可能是一个巨大的湖泊覆盖了近1000英里的土地。但大脑扩张的其他时期发生在极度干旱的时期,这表明大脑尺寸的增加是由干旱驱动的。

然而,研究人员承认,他们的假说可能无法涵盖人类进化的全部。

这项研究于今日发表在《PLOS ONE》杂志上。

 

更多优惠、评测和购买指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