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 年,神经科学家埃里克·伦内伯格提出了他关于语言习得“关键期”的论点:他声称,如果一个人在达到一定年龄后,又缺乏正常的刺激,就永远无法真正自然地掌握一门语言。然后,他几乎是顺带一提地补充道:这同样适用于第二语言。他认为,如果你不在年幼时开始学习,你的发音就会注定不如母语者。
研究发现,伦内伯格关于后者(第二语言学习)的观点是有道理的。科学家们在比较不同年龄来到美国的移民的英语能力时发现,那些早年抵达美国的移民,即使他们在英语环境中的总时间相同,也似乎具有明显的优势。这并不是说儿童学习者最终能拥有完美的第二语言技能:一些从小就学习英语的人,长大后仍然会存在某些语言上的小怪癖。但总的来说,他们的发音比年长者要好得多。
这是为什么呢?有人认为儿童的大脑具有特殊的适应性或灵活性。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的荣休教授詹姆斯·弗莱格说,我们不能排除这个理论,但其他一些推测也同样能解释这些数据。弗莱格认为,儿童学习第二语言更容易,因为他们的大脑还没有被第一语言“塞满”。我们对母语元音的发音越熟练,这些发音就越自动,就越难发出陌生的新音。他解释说,这就像你花了一辈子打羽毛球,现在想去学网球。动作不一样,但它们足够接近,你可能会不自觉地用一种动作去代替另一种。“这非常简单,但很少有人理解,”弗莱格说。“年幼的孩子学习母语,与年长的孩子学习第二语言之间最大的区别是,第一个孩子没有其他语言来竞争。”
也有可能,儿童在学习语言时,拥有的输入来源更多、更好。当成年移民来到新地方时,他们可能会与说自己母语的同胞社交。他们也可能因为需要工作谋生而分心。但年幼的移民通常会去学校,在那里他们被迫与讲英语的孩子互动,并且可以专注于学业。他们在表达自己方面也获得了更多的宽容。弗莱格说,虽然一个英语能力较差的成年人可能会引起恼怒或嘲笑,“但没有人会期望一个孩子是完美的。学习环境带来的焦虑感更小。孩子们只是因为尝试就会得到很多鼓励。”
本文最初发表于2014年9月刊的《大众科学》(Popular Science)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