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俄勒冈州波特兰州立大学的人类学教授卡梅隆·史密斯(Cameron Smith)决定制造一套宇航服。他设计了Mark I,以保护自己进行高空热气球飞行。到目前为止,它已经通过了低压舱和水下测试。去年,独立的太空项目Copenhagen Suborbitals为他提供了一个通往平流层(地球上方约3万至16.5万英尺)的潜在途径。史密斯将于今年夏天为这个丹麦团队制造一套宇航服,他们将帮助他建造一个氦气球飞行器。传统的压力服可能花费3万多美元。史密斯使用废旧零件和厨房用具,花费约2000美元就获得了材料。“我们正努力让人们更容易进入太空,”他说。
头盔锁
史密斯需要一个金属环将头盔固定到宇航服上。他没有进行机加工,而是切开了9英寸不锈钢派盘的底部。
空气交换
头盔侧面的阀门将氧气吹到面罩上,以防起雾并防止二氧化碳积聚。另一个阀门则清除二氧化碳。
安全层
史密斯的宇航服实际上是四层:一套聚丙烯长内衣(用于舒适)、一套旧潜水服(帮助身体周围的空气加压)、一件从垃圾箱里捡来的尼龙网连体衣(防止宇航服像气球一样膨胀),以及一套橙色的防火连体衣。
加压
在65,000英尺的高度,气压比海平面低约90%,这可能导致人失去知觉,并使唾液和眼泪沸腾。这套宇航服通过维持海平面约25%的气压来保护穿着者。
温度控制
没有冷却系统,宇航服内的温度会升高到115华氏度(约46摄氏度)。因此,史密斯用40英尺的PVC管内衬了这件服装,以创建一个水冷系统,将温度维持在舒适的70华氏度(约21摄氏度)。
本文最初发表于2014年7月的《Popular Science》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