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下旬至十月初的黄昏时分,丹麦西海岸的瓦登海国家公园上演着一场自然界中最狂野、最引人入胜的鸟类杂技表演。这场被称为“黑太阳”(丹麦语为Sort Sol)的壮观景象,成群迁徙的燕雀表演着看似协调一致的空中芭蕾。这些不断变换形状的庞大鸟群遮蔽天空,暂时吞噬落日,因此得名。
欧洲椋鸟(Sturnus vulgaris)是机会主义的食客,对不同气候和地理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尽管有这些优势,但由于土地利用的变化,它们在丹麦的数量自 1976 年以来下降了 60%。然而,您在瓦登海看到的燕雀群舞却不会让人察觉到这一点,多达一百万只身材矮小、羽毛乌黑发亮的鸟儿能表演长达 45 分钟。虽然春季也会出现燕雀群舞,但规模较小,也不那么壮观。格洛斯特郡大学应用生态学教授安妮·古德伊夫(Anne Goodenough)表示,气温的骤降会导致燕雀更统一、更突然地离开。由于春季迁徙更为渐进和分散,聚集在栖息地的鸟类也较少。不出所料,秋季的盛会是丹麦最令人印象深刻、最受欢迎的自然奇观之一,每年吸引着多达十万名游客。经过几天的“舞蹈”表演后,瓦登海的燕雀会突然作为一个巨大的鸟群离开沼泽,向南迁徙过冬。
尽管“黑太阳”盛会的规模和景象令人惊叹,尤其是在瓦登海朴素的秋日调色板映衬下,但这些因翅膀齐声拍打的声音而得名的燕雀群舞,却遍布整个北半球——只要有像猎鹰或鹰这样的捕食性鸟类试图捕食成群迁徙或栖息的燕雀。
这些鸟类俯冲和盘旋的同步性如此之高,以至于在 20 世纪 30 年代,著名的鸟类学家埃德蒙·塞勒斯(Edmund Selous)推测,这些怪异的景象是心灵感应的结果。尽管这一理论未能获得认可,但关于燕雀群舞和鸟群运动的许多方面仍然是一个谜——至今仍然如此。普遍认为,这些编队能为参与者提供生存优势,从而在达尔文的生存和繁衍斗争中获得优势。但其具体原因和益处一直备受争议,至今仍未完全理解。
这并不是说科学家们没有尝试解读这些空中芭蕾。1987 年,计算机科学家克雷格·雷诺兹(Craig Reynolds)创建了一个模拟来模仿这些鸟类舞蹈。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进一步的研究变得更加复杂,2008 年,一群意大利科学家能够将3D 计算机模型与个体鸟类直接关联到拍摄到的燕雀群舞的群体行为。2015 年,荷兰生态与进化研究中心的夏洛特·赫梅尔赖克(Charlotte Hemelrijk)在早期计算机建模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鸟群行为的特定波动。
公民科学家是研究和报告燕雀群舞行为的另一个有希望的工具。2014 年至 2016 年,古德伊夫与格洛斯特郡大学和皇家生物学会的其他学者合作,招募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观鸟者。志愿者提交了来自 23 个国家的报告,涵盖了 3000 多次燕雀群舞,收集的数据有助于更全面、更全球化地描绘影响鸟群行为的条件。与过去经常关注鸟类生物力学的学术研究不同,志愿者收集的精细、地理分布广泛的数据表明,不同地区和不同栖息地的鸟群行为之间存在连续性。古德伊夫及其同事利用他们的数据实证检验了各种燕雀群舞目的的可能性,并得出结论认为,它们主要起到防御捕食者的作用。
尽管关于鸟群行为的科学研究仍在发展中,但不必理解其生物学基础,也能欣赏燕雀群舞在瓦登海等地方造成的激动人心的视觉奇观。
瓦登海国家公园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未受干扰的沿海沼泽地。这里为燕雀提供了丰富的虫子和蠕虫等美食,供它们在从北欧斯堪的纳维亚的夏季繁殖地南迁时食用。这些巨大的鸟群自然会吸引鹰和其他猛禽等捕食者。与许多生物一样,燕雀也懂得“人多力量大”的道理。这被称为稀释效应;当大量鸟类聚集在一起时,单个鸟被捕食的几率会显著降低,而数量庞大、快速变化的猎物目标也会分散和迷惑捕食者。史密森尼候鸟中心的副研究员马里奥·佩森多费(Mario Pesendorfer)表示,还有其他好处。
佩森多费说:“燕雀群舞还充当着一个超级感官生物体。如果一端的捕食者被发现,这种信息会迅速传播到整个群体,让位于鸟群另一端、距离可能几十米的鸟也能根据相同的信息做出反应。”
在“黑太阳”期间,燕雀的云团交织在一起,形成复杂而流畅的形状,不断变形、分裂和重聚。令人惊叹的是,这些飞行马戏团中的鸟儿不会发生碰撞——让下面的观众觉得它们像是精心编排的表演者。
这种燕雀表演艺术确实是协调的,但并非像塞勒斯曾经提出的那样通过心灵感应。相反,每只燕雀只是模仿它周围六七只最近邻居的行为。
面对潜在的捕食者时,燕雀会低下 V 形的翅膀并突然改变方向,就像鱼群会迅速横向闪避一样。从地面上看,这些突然的方向改变和个体鸟类方向的改变,会使得一条黑色的带状物在上升和下落的燕雀群中起伏,为本已迷人的景象增添了引人注目的视觉效果。
[相关:8 种天生就非常搞笑的动物]
古德伊夫说,除了“黑太阳”燕雀群舞的规模、地点和壮观景象之外,另一个显著的特点是这些群舞的个体构成是不断变化的。虽然许多地区的这类表演涉及冬季固定栖息在特定地点的鸟群,但在瓦登海,迁徙的鸟类会到来和离开,从而形成一个变化的鸟类行为旋转木马。
您不必远赴丹麦才能目睹壮观的燕雀群舞。欧洲椋鸟可以说是美国最成功的鸟类物种。欧洲椋鸟是 19 世纪 90 年代由维多利亚时代的鸟类爱好者从欧洲带到美国的。尽管最初只引入了 100 只,但它们却挤走了许多本地鸟类。目前估计全国有 2 亿只。
公共公园和野生动物保护区(或任何拥有丰富食物来源的地方)通常是观赏燕雀群舞的最佳地点。纽约市的中央公园,鸟类最初在美国就是在这里放归的,新墨西哥州的 Bosque del Apache 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被狂热的观鸟者视为杰出典范。在美国,这一现象的发生时间比北欧晚,迁徙高峰期在 11 月下旬至 12 月初。天气也会起作用;平静、寒冷、晴朗的日子最有利于大规模的燕雀群舞。有人认为,清爽的天气可能会促使鸟类聚集在一起以分享温暖,但多风或下雨的日子可能会因为维持编队所需的额外能量而让它们望而却步。
佩森多费说,亲眼目睹燕雀群舞会对观察者产生深远的影响。
佩森多费说:“燕雀群舞所呈现的视觉和听觉奇观可以压倒人类的感官。燕雀的规模和动态挑战着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界限。至少在我自己的经验中,它让我思考我在人类社会中的角色。”